繁体
首页

断代史·新唐书(1 / 1)

内容概要

《新唐书》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对《志》十分重视,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另外,本书的《天文志》和《历志》篇幅超过《旧唐书》三倍,新《志》载有文武百官的俸禄制度,为旧《志》所无。又有屯田、边镇、和籴等,皆旧《志》所无。《新唐书》也恢复立《表》,立了《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历代官修正史《表》多缺略。

阅读指南

由于作者们的文字表述功底深厚,所以《新唐书》由这些人主笔,自然文采粲然,体例严谨。

《新唐书》相比《旧唐书》而言,体例上要更加规范一些,笔法上更加有文采,风格上更加严谨。例如,《旧唐书》中很多文字,由于当时转抄国史、唐实录等资料痕迹没能抹掉,出现了“大唐”、“本朝”、“今上”等字样,这些字在《新唐书》中都已经被删掉并加以修饰了。后世人在分析时认为,《旧唐书》的撰写时间仓促,因此许多文字运用的没有那么精准。

在内容归纳整理方面,《新唐书》的作者们也费了很大一番力气。在列传的标名上,《新唐书》将少数民族在朝为官的将领归纳到“诸夷蕃将传”中,将所有割据的藩镇也整理到一起写。这样,对阅读者来说,不仅查阅资料更方便,内容也更清晰一些。

思想上,《新唐书》封建正统思想要更胜《旧唐书》,在书中也多有体现。例如,隋末和唐末的农民起义,作者对其行为大肆贬斥,言辞激烈,甚至有些词语极为恶毒: “猬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等。对武则天的评论,则是“弑君篡国之主”,并称撰写关于武则天的历史,其目的是为了写下她曾犯下的大恶,以便日后清算。由此可以看出,《新唐书》的封建正统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

从写法上来看,《新唐书》也有不及《旧唐书》的地方。例如有的《本纪》《列传》太过简略,甚至有些砍削显得没有道理。有人统计,《新唐书》本纪较旧书几乎减去十分之六七。《旧唐书·本纪》部分近30万字,到《新唐书》仅剩下9万字,而《哀帝本纪》旧书约13000字,新书只剩千字左右。这种过简的写法,使《新唐书》失去了许多重要史料。又由于苛求文字精练,作者不惜删去许多重要情节,如《旧唐书》里写得十分生动、极为悲壮的《封常清传》《高仙芝传》,到《新唐书》则因为删减过多而显得索然无味。

作者介绍

《新唐书》主要由宋祁、欧阳修等人编撰而成。欧阳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学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当时有“二宋”之称,宋人《东轩笔录》说宋祁“博学能文,天资蕴籍”;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为其特长。

参加编撰《新唐书》的其他作者也都是北宋时期文学及史学方面的名家高手。宋仁宗嘉祐年间曾公亮《进新唐书表》中所列之范镇、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都是当时文坛知名人物。范镇曾为翰林学士,文笔流畅,有《东斋纪事》等百余卷流传于世。王畴文辞严丽,一向为世所称。宋敏求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于藏书,曾编《唐大诏令集》和《长安志》,对唐史十分熟悉。刘羲叟是著名天文学家,后来曾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宋、欧等人在修《新唐书》时,态度也很认真。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负责的《列传》部分时间更长,前后长达十余年。他曾一度为亳州太守,“出入内外”把这部稿子随身携带。在任成都知府时,每天晚宴过后,闭门垂帘燃烛,几乎都要著作到深夜。这种认真谨严的态度,使《新唐书》在不少方面的确胜过《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