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断代史·宋书(1 / 1)

内容概要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含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共100卷。如今留存下来的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

阅读指南

由于作者家世显赫,属于仕宦之家,所以在书中也就带有其时代和阶级的特点。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颂扬豪门士族,维护门阀制度。尤其是它收载了当时人的许多奏议、书札和文章,可以从中看出那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些实际情况。如卷八十二周朗传载周朗上书,讲到赀调的危害,严重阻碍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卷五十六孔琳之传、卷六十范泰传、卷六十六何尚之传所载关于改铸钱币的争议,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如何在钱币改铸中加紧对人民的剥削。

不过,《宋书》仍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沈约家世,在宋、齐、梁三代,也都仕宦显赫。梁萧统文选载沈约奏弹王源文,对于一些士族地主“婚宦失类”的情况加以抨击。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

沈约先后担任过的职务有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等。后来,沈约帮助梁武帝萧衍谋划并夺取南齐,建立了梁朝。在萧衍看来,帮着组自己成就帝业的两个人中,其中之一就是沈约。所以,萧衍对沈约格外信任和器重,封他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

沈约晚年的时候,与梁武帝产生嫌隙。十二年(513年),忧惧而卒,时年七十三岁。因生前与名道陶弘景相交,所以死后陶弘景悼好友沈约诗曰:“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这应该是陶弘景痛苦心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