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8.掌握好批评的分寸(1 / 2)

要想达到批评的目的,要选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批评方式。

——佚名

当员工犯下错误时,身为领导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批评。

不过,将才批评下属时需要考虑周全,拿捏得当。在他们看来,不批评,起不到鞭策的作用;批评重了,容易打击下属的自尊,最终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一味批评并不可取,重在分寸上的掌握,让批评达到最佳的效果。

确实,批评不必那么直来直去,一味地使用“大棒”政策。事实上,很多事是可以灵活变通处理的,只要你能注意一些方式和方法,你就可以做到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这样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不容易得罪人,如此你也就具备了将才的沟通力。

让我们先来看看被奉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做的吧。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人难免犯错误,即使是一些职务很高的人也不例外。对于我们公司干部的过错,我绝不会视而不见,对他们采取姑息宽容的态度。相反,我要提出书面批评,提醒他们改正错误。”不过,松下幸之助训导人时,尽管口气严厉,脾气暴躁,但从来都是以理服人,往往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一个员工犯了错,松下幸之助把该员工叫来,说:“我对你的做法提出书面批评,当然如果你对我的批评毫不在乎,那么,我们的谈话就到此为止;如果你对此不满,认为这样太过分了,你受不了,我可以作罢;如果你口服心服,真心实意地认为我的批评确有道理,那么,尽管这种做法会使你付出一定代价,但它对你仍然是值得的。你通过深刻地反省,会逐渐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干部,请你考虑一下。”

听了松下幸之助的话,那员工说:“我接受批评。”

“是真的接受吗?是从心底里欢迎批评吗?”松下幸之助问。

该员工答道:“是的。”

“你很幸运,”松下幸之助微笑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你的幸运就在于,有我和其他领导可以监督你、批评你。如果能够有人这样向我提出批评,我会感到由衷地高兴。但是,假如我做错了事,恐怕你们只会在背地里议论,绝对不会当面批评我。那么,我势必会在不知不觉之中重犯错误。职位越高,接受批评的机会就越少,一个人的进步也会越小。”

该员工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您说得很对。”

“这太好了,”松下幸之助说,“我会十分高兴地向你提出批评。”

“我十分高兴接受您的批评。”该员工深深地向松下幸之助鞠了一个躬。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批评取得效果,就绝不能使别人反对自己。松下幸之助批评下属的方式,委婉含蓄,合乎情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位员工才会很愉快地接受。看到了吧,若要不得罪人而改变他,只要换一种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那么,批评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措辞要客观委婉。

不恰当的措辞,生硬直露的方式,可能激怒对方。比如:“你必须听我的,改变那种做法,否则……”这种命令威吓很难使人心服口服,即使可能出于下级服从上级,表面服从了你,他的心里一定怨恨你,甚至关系破裂,根本谈不上实现批评改变人的目的。

措辞为什么不可以客观婉转一些呢?“这种做法不符合上面的规定,会带来很多麻烦,我们看看怎样做才更好。”“你出这样的错,可能是不小心、缺乏经验造成的,与你能力没有关系……”相信听到这样的话,谁都会反思领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第二,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