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鲤鱼跳龙门:科举及第,功成名就(1 / 1)

鲤鱼跳龙门常用来比喻科举考试,后来则比喻升官、中举等飞黄腾达的事情,鲤鱼跳龙门还常常被用来比喻逆流而上、奋发向上。

最早与鲤鱼跳龙门有关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末期,战国末期史官著书《竹书纪年》,其中就有关于“龙门赤河”的记载,后来在汉代的典籍中出现了“鱼化为龙”的故事,所以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完全形成于西汉初年。在各种书籍中也有关于鲤鱼跳龙门的记载,无外乎都表达着吉祥的寓意,在《埤雅·释鱼》中说道:“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在李元的《蠕范·物体》中有写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在《神童诗》有写:“少年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尺浪,平地一声雷。”由此可见鲤鱼跳龙门早已成为文人笔下常写的吉祥事物。

传说在很久以前,位于龙溪河畔的乡民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后来,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条黄色的孽龙,在村子里作恶多端,破坏庄稼、残害生灵,村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孽龙在村子里成了无人能治的妖魔,在每年的六月六日,更是逼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牛羊供它享用。若是村民们没按照孽龙的说法做,那么它就要破坏庄稼、吞噬人畜,害得村民们叫苦连天。这时,住在峡口镇的一位姑娘,名叫玉姑,决心除掉这条恶龙。玉姑知道云台仙子的住处,便几次去寻找云台仙子帮忙,可云台仙子并不在家,直到一天清晨,玉姑终于见到了云台仙子,仙子被玉姑的诚心所打动,就对玉姑说道:“在这西边有个鲤鱼洞,洞里有个鲤鱼仙子,她会帮你的忙。”于是玉姑辞别了云台仙子,历经千山万水来到了鲤鱼洞,见到了鲤鱼仙子,将心中的话都说了出来。鲤鱼仙子看到玉姑的可怜模样,便对玉姑说:“要想杀掉孽龙,只有一个办法,你必须变成一条鲤鱼,到时候冲进孽龙的肚子里,将其杀死。”玉姑答道:“为了村民,为了那些无辜死去的儿童,我玉姑宁愿变成鲤鱼。”鲤鱼仙子见玉姑心诚志嘉,便朝玉姑头顶吹了三口气,顿时玉姑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红鲤鱼。于是小红鲤鱼逆流而上,经过一个月游回了家乡。在河的南岸,乡亲们正准备把一对童男童女和牛羊送到孽龙的住处,只是那对童男童女早已哭成了泪人。孽龙见到近在眼前的美食,早已垂涎三尺,将口张得极大。就在这时,小红鲤鱼从水中蹿进了孽龙的肚子里,东戳西刺,将孽龙的五脏六腑都弄伤了,孽龙倒在了地上,不断地挣扎,最后便一动不动了。孽龙死了,可是小红鲤鱼也葬身孽龙的肚子里。后来,村民们知道小红鲤鱼就是玉姑后,就在峡口镇的某山上建起了一座鲤鱼庙缅怀玉姑,至今在宁河地区,还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李白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这首诗纪念便是一个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传说住在黄河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便都赶往参观。它们从孟津出发,经过洛河,到了龙门处,没了水路。一条大鲤鱼说道:“我试试跳过这个龙门怎么样?”伙伴们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没有人敢跳。大鲤鱼于是自告奋勇,纵身一跃,到了半空中,空中的云朵和雨都跟着它往前走,可就在这时,一团火从它的身后追了过来,将大鲤鱼的尾巴给烧掉了。大鲤鱼忍着伤痛,继续往前飞跃,终于越过了龙门山,落到湖水里,一下子变成了一条巨龙。这时对面的伙伴都被惊吓住了,于是巨龙说道:“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龙了,你们也要勇敢的放开跳。”鲤鱼们听了这话,都一个个地拼尽全力跳,没有跳过去的从空中掉下来,额头上便长了一个黑疤。

鲤鱼越过龙门而摇身一变,有着破茧成蝶的意义,忙于科举的举子,跨过科举这道门,便从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相关小知识

龙的形象: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西方人常称中国为东方的一条巨龙,我们也自称龙的传人,那么龙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呢?

首先来说龙的身体构造。古时候,自然界风云变幻,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便幻想出一个生物作为族群的图腾,以求庇佑。这个生物既能拘神遣将,又能呼风唤雨,可谓踢天弄井无所不能。这一生物便是龙。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对龙进行了一番描述:“角似鹿、 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记载:“龙有九似: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朝代的不同学者对龙的身体构造也各抒己见,但有一点相同,即他们都将九种动物的形象杂糅形成龙的形象。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九为阳数,代表无极,表示龙有数不尽的神力;同时中国自古又有“九九归一”的说法,“龙有九似”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人们对华夏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