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葡萄多子:多子多孙,儿孙满堂(1 / 1)

葡萄的果实堆叠密集,并且果实中含有许多籽,通常代表多子多福的观念,意义在于祈福求子。家中栽种葡萄,从来就被当作一种文化的彰显,其在中国的园林艺术与庭院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被当作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早有关于野葡萄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在《诗·王风·葛藟》中写道:“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经》中把葡萄叫作葛藟,由此可知葡萄一词是从别处演化而来,有文献记载,葡萄一词是从希腊语中翻译过来。据研究者发现,在100万年以前的法国南部,阳光充足,特别是在普罗旺斯地区,当时葡萄广泛生长在这一地区。后来,约是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的张骞从波斯引进了葡萄,从此在丝绸之路的沿线,葡萄被广为种植。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葡萄开始在中国的广大地区栽培。唐代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元朝的郑允端在《葡萄》中写道:“满匡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清代的陈维崧在《清玉案·夏日怀燕市葡萄》中写道:“风窗冰碗谁消暑?记百颗,堆盘处。掬罢盈盈娇欲语。轻明晶透,芳鲜圆绽,小摘西山雨。”葡萄美味,自古在人们口中广被赞誉。

葡萄在中国是很常见的吉祥图案,种下一颗葡萄籽便可以生长出长长的葡萄藤,葡萄藤继续生长,葡萄也就越结越多,于是有着“人丁兴旺”“一本万利”的寓意,由此还被人们当作美好生活的象征。自古以来,葡萄图案被描绘在各种纺织品、铜镜、瓷器等制品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葡萄文化开始被紫砂艺人驾轻就熟地运用到紫砂壶的制作中。

葡萄晶莹剔透、美观,种在庭院中,既可以食用还可以观赏,到了夏天,葡萄藤下是乘凉的好去处。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时期,葡萄多“子”的形象恰巧与劳动力的需求相符合,于是葡萄所带表的多子多福的文化在广大地区流行开来。

相关小知识

中国的庭院文化:现代建筑物的材料大多是钢筋和混凝土,它们的出现让建筑物产生了极大的飞跃。现代的大楼鳞次栉比却显得千篇一律,虽然实现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却也少了一份中国传统中庭院文化的韵味。中国古代的建筑中,院子与房屋相结合,材料主要以木头为主,错落有致,中国人称之为“庭院”。中国的庭院文化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对庭院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虽然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中国人对于庭院的热爱始终未减。只需几间木房,一个小院子,院中种上几棵树、几株花,看叶生叶落,赏花开花谢,望云卷云舒,等春去秋来,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已经是心中向往的桃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