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申猴:聪明伶俐,富贵封侯(1 / 1)

申猴是十二生肖之一,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它留下了许多故事,出现在诗歌、春联、书画和许多民间工艺作品中。而在阴阳五行说中,它被运用到婚姻、人生、年运中。现代以来,人们多把其当作吉祥物来看待,带有一定的喜庆寓意。

在干支纪年法中,猴一直与申相配。有研究者认为申字最初的字形便像两只母猴相对。殷商时期,殷人便把猴当作自己的高祖。关于申猴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应该是与猴活动的时间有关,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而在此时猴子最为活跃,所以被称为申猴。“猴文化”被各族人民所喜爱,这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在今天,申猴仍然具有大量的传统文化的特征,其恰恰反映出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寄寓和对吉祥文化的喜爱。《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了吐鲁番人有“纹猴面”的习俗。猴所代表的图腾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深远。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老虎早当上山中的兽王。山中百兽对老虎都害怕,所以见到老虎后都会有意地躲藏,老虎一直孤身一人,感到非常孤单。猴子住在老虎的旁边,在老虎寂寞的时候,正好陪陪老虎,由此两人成了好朋友。一天,虎王外出,便将手里的大权暂时交给了猴子,猴子很高兴。百兽都很害怕老虎,见猴子称了大王,慑于老虎的威风,只好俯首称臣,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有一天虎王被猎人的网给缠住了,怎样也没能脱身,恰好猴子从虎王身边经过,帮虎王解开了网绳。老虎被救出后很是感激猴子,于是老虎承诺猴子一定会找机会报答猴子。自此以后,两人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过了几年,玉皇大帝开始挑选生肖,老虎自然成了生肖,可猴子却没能被选上,于是猴子请虎王帮忙在玉帝面前说几句好话,在虎王的三番五次的劝说下,玉帝由此让猴子当上了生肖。

猴子生来聪明伶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它们是马戏团的明星,经过人类的训练后,可以帮助人们做许多事情,例如放牧、传递信件、拿取物件等许多事情,由此猴子也成了人类亲密的朋友。在中国和印度的神话和传说之中,猴子所代表的多是聪明伶俐的角色,《西游记》中的猴子是一个筋斗便能十万八千里、斩妖除魔的齐天大圣,在印度教中,猴王哈努曼是医生和勇士的化身。

在汉族的“猴文化”中,猴被当作高官厚禄的象征。猴与侯谐音,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之爵位,于是猴的形象被当作封侯的意思。例如,猴子坐在马背上,便被叫作“马上封侯”;猴子爬上枫树,便被叫作“封侯挂印”;要是一只猴子趴在另一只猴子身上,就被叫作“辈辈封侯”。这些具有寓意性质的图案被运用在木石刻、雕塑和建筑等领域,都表达着人们对高官厚禄的追求,希望富贵封侯。

在古书上曾这样记载,养马的人需要在马厩里养一只猴子来防止马群生病。据说,如果骡马生病,猴子便能帮助人发现病马,防止瘟疫的扩散和传播。凡是带马住店的人,都要先由猴子闻一闻,确认无疫病后,再安排马匹。猴子便获得了“弼马温”的称号,成了防止瘟疫的吉祥物。

申猴所代表的“猴文化”在我国各个文艺领域都可瞥见一二,其所依靠的便是身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其所代表的吉祥的寓意经久不息。

相关小知识

猴年马月:十二生肖作为独特的民俗现象,我们的祖先不仅用生肖来纪年,还用来纪月、纪日、纪时。中国夏历(农历)使用干支纪年、月、日,其中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民间形容某件事情遥遥无期,往往会说“猴年马月”。“猴年马月”这一说法的来历无从考据,很可能来自民间的谚语,逐渐演变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