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丑牛:丑牛送寒,冬去春来(1 / 1)

牛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二,与十二地支相配,属“丑”,一天十二时辰中的“丑时”是夜间一点至三点,因此又称作“牛时”。

牛是怎样成为十二生肖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古时候牛在玉帝殿前当差,经常往返于天宫和人间,有一天,人间的农夫托牛给玉帝带个口信儿,说是人间很久寸草不生,整个大地都是光秃秃的,实在难看,请求玉帝带点草籽到人间,让人间长满青草。

玉帝听了牛的汇报,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问殿下众神谁愿意去人间播撒草种,牛自告奋勇地说它愿去人间。玉帝对它很不放心,说你是个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干不了这样的活吧。但是牛坚决要去,并且让玉帝放心,如果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的话,甘愿受罚。于是玉帝同意了牛的请求,就把它派到人间去,让走三步撒一把草籽,牛带着草籽刚出了天宫,没想到一不小心摔倒了,然后它就忘记玉帝的旨意,随便把大把的草籽撒在大地上。

第二年,人间野草丛生,农夫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种庄稼。于是他们上诉玉帝,说人间的野草太多了,都长不了庄稼。玉帝一听坏事儿了,马上把牛找来一问,才知道是它粗心大意,把大把的草籽撒在了人间。玉帝非常生气,于是下旨意命令牛的子子孙孙只能吃草,而且从此以后留在人间,给农夫当苦力,帮助农夫除草干活儿。

说完之后,玉帝一脚踢过去,把牛从天上踢到了人间,牛的嘴巴朝下,结果摔掉了一排上牙。牛在人间一辈子吃青草,而且直到今天,它的上排牙也没长出来。但是牛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在田地里拉车犁地,从来不偷懒,为农夫做了不少工作,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后来天庭在排生肖的时候,人间百姓一致推举牛,就这样,玉帝允许牛排到生肖第二位。

牛在中国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和神性的动物,古人认为,牛终生耕田犁地、开垦荒原,是因为牛在天庭盗取天仓谷种,下凡拯救黎民百姓,因此被天帝惩罚,世代受劳作之苦,为人类驱役。中国人借牛力开垦耕种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牛为农业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中国人素来有爱牛、敬牛、拜牛的习俗。

中国牛的图腾崇拜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古人认为牛拥有“五行”中土和水的属性,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五行中水可生木,所以牛耕地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五行中土能克水,所以古人在治水之后,常用铜牛、铁牛镇水魔。相传大禹治水时,每治好一处,就要铸铁牛投入水底,以镇水患,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代。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勤劳善良,并且有镇妖灭邪、吉祥丰盛的喻义。古人用玉石雕成牛的形状,多用作帝王的镇纸,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古代民间有祭祀牛王的风俗,按《大玉匣记》记载,牛王的生辰在七月二十五日,清代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说,我国民间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牛王,以祈子求嗣、驱邪赶鬼、防病治病。

在中国,牛象征着春天和生机勃发,寓意吉祥喜庆,是祥瑞牲畜。在古代立春举行迎春活动,人们用纸扎或泥塑制成春牛,然后抬着春牛举行各种游艺活动,称作“演春”,其中活动的高潮就是“鞭春牛”,由带队者用鞭子抽打“春牛”,嘴里颂祝福祈祷之词。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云:“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张岱《夜航船》中说:“今于立春日前迎春,设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送走了春牛,就立春了。

中国古代有俗语“牛卧富贵驮宝来”,牛不仅勤勉踏实,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温饱,而且它身上也体现出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千百年来,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吉祥丰盛,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牲畜之一。

相关小知识

镇水铁牛:古人治水之后,大多要铸造铁牛、铜牛镇水。作为神物的代表,有的是牛形;也有的是独角犀,但与犀又不完全相同,实际是介于犀和牛之间的异形犀形象,老百姓也俗称其为铁牛。

最有名的镇水神兽当属开封铁犀,位于在河南省开封市附近,建于明代。附近的村子与这尊镇河铁犀世代相守,并以此为荣,村名即为铁牛村。明正统十一年(1446),开封屡遭黄河洪水肆虐之苦,河南巡抚于谦体察民情,重修了黄河大堤之后,铸造铁犀,并亲撰《镇河铁犀铭》铸在犀背,安放在回龙庙内。铁犀坐北向南,面城背河,以镇洪水。镇水铁牛是富有神化色彩的吉祥物,所谓“镇洪吞潮”,有消除水患、护佑百姓的寓意。除了开封铁犀,北京颐和园、山西大同、四川都江堰、湖南茶陵、江苏徐州等地都有不同年代的石牛(犀)、铁牛(犀)、铜牛(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