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熏苍术:祛污除秽,趋利避害(1 / 1)

苍术,是一种中药材的名字。严格来说,苍术是一种菊科植物,平常人们说起的和在中药里提及的苍术是特指茅苍术或者北苍术的根茎,而且是经过除泥去沙,晒干清须等过程。据有效古籍记载,苍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在那时,对苍术还没有明确的区分,所有种类的都称为术。对术的分类是从张仲景开始的,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开的药方中用的都是白术。北宋药物学家苏颂对苍术这样描述:术今处处有之,以茅山、嵩山者为佳。春生苗,青色无桠。茎作蒿杆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夏开花,紫碧色,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色者。入伏后结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旁有细根,皮黑,心黄白色,中有膏液紫色。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术的了解程度已经非常深刻了。

熏苍术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的一个重要民俗活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晒干的天然苍术捆起来点燃,苍术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对屋内的蚊虫有着很大的驱逐作用,不仅如此,苍术燃烧还会散发出清香,提神醒脑。关于薰苍术的作用《本草纲目》这样写道:辟一切恶气,用赤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诊,故今病疫及岁旦,人们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这是人们在端午节时熏苍术的根据,对此还有更为细致的叙述,在近代著作《本草正义》记录如下: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霆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

苍术中最有名的当数茅山苍术。对此流传的还有一则故事。相传,李时珍在茅山游历期间,在茅山悬崖处发现了一只特别高大的苍术,长在一块鹤嘴石上,形状恰似一只仙鹤,白颈会羽丹顶,而且还有丝丝芳香溢出。李氏欣喜异常,异常小心地走进那块鹤嘴石旁,轻轻地挖下这株草药时,旁边不知为何溅起一块小石头,正好落在鹤嘴石的丹顶冠上,令人惊奇的是,那丹顶冠上竟落下了一滴一滴的血珠,李氏还没缓过神来,只见石头嘭的一声响,从中飞出一只仙鹤,长鸣三声,飞向了九重天。李氏拿起那块苍术切开一瞧,术中有着七颗鲜红的朱砂点。至此,茅山苍术朱砂点永不褪色,而且茅山苍术的药效要超出其他苍术很多,颇受人们喜爱。对此宋代诗人范成大作诗颂曰:山精媒长生,仙理信可诰。梨枣本寓言,杞菊亦凡质。幽人爱雁儒,药鼎荐珍物。艳粒谢烟火,耘苗换肌骨。摩挲莱芜甑,尘生不须拂。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苍术被广泛应用于门诊室、病房等医院场地,作用是对空气消毒。

相关小知识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