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玉瓶:普度众生,永遇平安(1 / 2)

若提及羊脂玉净瓶,可能有很多人感觉比较陌生,但如果说到《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左手拿着的插着柳枝的玉瓶,大家一般都会有深刻的印象。

在印象中,观音菩萨手中的玉瓶充满了神秘之感。瓶中装有五湖四海之水,且此水能使令世间万物起死回生,具有“枯木回春,普度众生”的能量。观音菩萨还曾拿玉净瓶中的甘露水救活过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人参果树!

可这玉瓶到底是什么来历,能有如此之大的威力?

其实,一个玉瓶就包含了“金”“木”“水”“火”“土”,有调和五行,平衡环境的作用。其缘由是大多数玉瓶的底色都为白色,五行中的白即为“金”;瓶内常常插有属“木”的花卉或常绿植物;养花卉或常绿植物当然少不了用“水”;多数花卉为红色或玉瓶本身上就有红色纹路,乃称为“火”;玉瓶的制作材料是为玉,从“土”中开采而来,若为瓷瓶,而瓷就是“土”烧制而成的。故一个玉瓶使五行齐备,方可营造平稳和谐的环境,寓意平安绵长,生生不息。所以玉瓶在人们心目中有“拯救众生”的巨大威力也不稀奇了。

而且“瓶”字的发音与平安的“平”字相同,因此“瓶”在中国就有了平安辟邪、无灾无病的象征,深受到百姓的喜爱与推崇,成了民间有名的吉祥物。人们相信将玉瓶摆放于家中,能营造平和吉祥的氛围,能够使家运兴旺,保家庭和谐,家人平安。这样寓意吉祥美好的宝瓶也顺利成为佛家“八吉祥”之一,《雍和宫法物说明册》中说:“宝瓶,佛说智慧圆满具完无漏之谓。”

除了明代《西游记》中大名鼎鼎的羊脂玉净瓶,其实在我国,玉瓶类器皿早就存在了。主要是借鉴了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中的炉、薰、鼎的造型。大体可分三中器具,一是汲器,一作炊具,一为酒器,多数为铜铸。

但若只是用于陈设的瓷制瓶器,到宋代才开始流行。明代陈继儒在《群碎录》记载:“古无磁瓶,皆以铜为主,至唐始尚窑器。”不过唐时瓷窑尚少,至宋代,南北各地瓷窑才开始大量烧制各种品种的瓶。造型也开始多变起来,有玉壶春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双鱼瓶等。此后,元代有八方瓶,明代有天球瓶、象耳折方瓶,清代还有棒槌瓶等,可谓形态各异,名目繁多。

除了瓶本身寓意美好,其造型、命名取意也十分吉祥。例如九桃瓶,是宫廷专用陈设瓷器,直颈、圆腹、圈足。瓶体上绘枝叶繁茂的树干,干上结缀九颗硕大的桃子,寓意“福寿长久”。若宝瓶上绘麦穗,则取“岁岁平安,事事顺心”之意;宝瓶上加万字,寓意“万象生平、国泰民安”……

此外,古代也不乏宝瓶神异一类的传说仙话。在《河东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代贞元年间,在扬州地区突然来了一个乞丐。此乞丐自称姓胡名媚儿,形貌颇为怪异。一天清晨,他从怀里拿出一只琉璃瓶子,可装半升大小,表里通明剔透甚是好看,说:“施此瓶满,足矣。”这只琉璃瓶子的瓶口只有芦苇管那么粗,于是就有人给了这乞丐一百钱。谁知这一百钱装进那琉璃瓶中,却只有米粒般大小。给他千钱、万钱、十万钱、二十万钱,也都这样。还有人给他骡马之类的,装在那琉璃瓶里,那些骡马也只不过是苍蝇大小,却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