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守正(2 / 3)

注释

a栾盈:晋国大夫。b羊舌虎:晋国大夫。c乐王鲋(f ù):晋国大夫。d祁大夫:即祁奚,晋国大夫。e觉:正直。f其:大概,也许。g驲(r ì):古代驿站的马车。h征:即“证”,验证。保:安定。i壹:居然,竟。j鲧:禹的父亲,传说因治水不利为舜所杀。殛(jí):流放。k伊尹:商朝初年的大臣,曾辅佐商汤灭夏桀。大甲:即“太甲”,商王,商汤的嫡长孙。l右:帮助,后多写作“佑”。

译文

栾盈逃亡到楚国。范宣子杀了羊舌虎,囚禁了叔向。有人对叔向说:“您遭受罪罚,未免不够明智吧?”叔向说:“比起那些死的、逃的,又怎么样呢?《诗经》上说:‘自在逍遥,姑且以此度过一生吧。’这才是明智啊。”

乐王鲋去见叔向,说:“我为你去求情。”叔向没有回答。乐王鲋出来的时候,叔向也没有拜谢。旁人都责怪叔向。叔向说:“只有祁大夫才能救我。”家臣头领听到了,说:“乐王鲋在国君面前说话,没有办不成的,他想去请求赦免您,您却不让。祁大夫做不到的事,您却说非他不可,为什么呢?”叔向说:“乐王鲋是顺从国君的人,怎能办得到?祁大夫对外举荐不摒弃仇人,对内举荐不遗漏亲人,他会独独漏下我吗?《诗经》上说:‘有正直的德行,天下便会归顺于他。’祁大夫就是正直的人。”

晋侯向乐王鲋询问叔向的罪过,乐王鲋回答说:“他不背弃他的亲人,可能是参加了叛乱吧。”当时祁奚已告老还乡,听闻此事,坐驿站马车去见范宣子,说:“《诗经》上说:‘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恩惠,子孙后代要保住它。’《尚书》上说:‘圣贤有谋略有功勋,应当为世明证他,使他安定。’参与谋划大事而少有过错,教育别人不知疲倦,叔向有这样的品德,这些品德是国家巩固的根基;像叔向这样的人,就算是十代子孙有了过错,都该加以宽恕,用来勉励那些有才干的人。现在居然连他也不赦免,从而丢弃了国家的栋梁之材,这不是糊涂吗?鲧被流放而禹兴起;伊尹曾经放逐太甲,后来又做了他的宰相,太甲对他始终没有表示过怨恨。管叔、蔡叔被诛戮,作为他们的兄弟,周公仍然辅佐成王。为什么要因为羊舌虎而放弃一位国家的栋梁呢?您行善积德,谁敢不为国尽力?多杀人有什么必要呢?”宣子很高兴,和他共乘一辆车子,劝说晋侯赦免了叔向。祁奚没去见叔向就回去了,叔向也没有去向祁奚道谢,直接去朝见君王了。

29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国在灭掉韩国、魏国之后,继而想夺取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安陵君见情势不妙,就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为了维护安陵主权,面对不可一世的秦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最终使秦王长跪致歉,不敢肆意妄为。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b!”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d,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e,以头抢地耳f。”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g,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h,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i,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j,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k,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l,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m,长跪而谢之曰n:“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o: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释

a秦王:这里指秦始皇嬴政。安陵君:安陵国国君。b其:助词,用于加重语气。c错意:通“措意”,放在心上。d怫(f ú)然:愤怒的样子。e徒跣(xi ǎ n):光着脚。f抢(qi ā nɡ):撞。g庸夫:平庸无能之辈。h专诸:春秋时吴国勇士,曾经为吴国的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i聂政:战国时的刺客,曾经为韩大夫严仲子刺杀了韩相韩傀。j要离:春秋时吴国的勇士,曾经为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之子庆忌。k休:吉兆。祲(j ì n):不祥之兆。l缟素:白衣,指丧服。m挠:屈服。n长跪:两膝着地,直身而跪。o谕:通“喻”,明白。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得答应我啊!”安陵君说:“承蒙大王施予恩惠,用大块土地交换我们的小块土地,这再好不过。即便如此,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的这块封地,希望终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悦。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