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6章 中国式的宗教情感 ——“敬鬼神而远之”章句甄读(1 / 3)

中国式的宗教情感

——“敬鬼神而远之”章句甄读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一章,在《雍也》篇中。不像前面说到的“论语头条”、“‘女子’问题”、“父子相隐”,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章历来的注释没有什么大分歧。但我却发现各家注释有个重大的失误,而由此又可能引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我发现的重大失误,就在对“敬鬼神而远之”的注解上。

历来对这句话的读解,都是“敬奉鬼神而远离它们”(金良年《论语译注》),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成语“敬而远之”。“远”作“疏远”解。但只要仔细想想,就可以知道,孔子在当时是不可能说“远离”鬼神、“疏远”鬼神这样的话的。或者说,孔子当时说“敬鬼神而远之”,不会是我们今天读解的意思。

我们首先看看那个“敬”字。《论语》中有19章说到“敬”,“敬”是《论语》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一条行为准则、一项价值标准。

什么是“敬”?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學而》)

“敬事”的“事”,理解为“侍”,服侍,是下对上的一种恭敬、严肃、谨慎、身体力行、不敢怠慢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在《礼记》中作“事鬼敬神而远之”,所以,“敬事”就是“事鬼敬神”,就是“敬鬼神”,是“道千乘之国”的头等大事。“敬”就是祭祀鬼神时应有的态度。

把这种态度引申到人事上,孔子提出,对父母的“孝”道,核心的精神也是“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第二》)

“礼”,最初是指对鬼神的祭祀,以后引申到人事,成为一种文化制度与制度性文化。从上所述可以看到,“敬”是“礼”文化要提倡的基本的精神。首先是“敬”,其次是“信”。“信”也是首先对鬼神有信,祭祀告天时,不文过饰非,不夸大其辞,以后引申到人事,取信于民。其次是“忠”。“忠”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绝对服从”,而是“负责”的态度。“敬”是基本精神,“信”与“忠”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是建立在“敬”的基础上的。如果把“敬”比作“道”,那么“信”与“忠”就是术。故而,孔子谈到“为礼”,就举“敬”。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第三》)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尊礼,是为政之道,是一种政治方略。所以,“使民敬”就成为礼政的一项重要原则。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孔子认为,政权(包括天下、诸侯国、大夫采邑),用智谋得到了,不能用仁爱的政策来保守,虽然得到了,必定要失去。用智谋得到了,也能用仁爱的政策来保守,但不能用庄重的态度来执政,民众不敬服。用智谋得到了,也能用仁爱的政策来保守,用庄重的态度来执政,但不能按照礼来指导行动,还是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由此可见,使“民莫敢(进而)不敬”是当时执政者孜孜以求的政绩。

要使“民莫敢不敬”执政者,首先要执政者以身作则,在事(侍)鬼神时“敬”,这就是“临之以庄”,这是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孔子对当时的政治现实不满,概括为“礼崩乐坏”,可见孔子是站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的,或者说,孔子要利用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所以,孔子怎么可能对弟子们说,一面对鬼神要“敬”,一面又要疏远它们,对鬼神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

我们再来看看“鬼神”这个概念。“鬼神”,在先秦实际是一个意思,“鬼”就是“神”,从总体上说,就是祖先,或者说,把他们当祖先一样来供奉、祭祀。

中国上古称死人为“鬼”,“鬼者,归也”,就是回家的人。中国文化是视死如归的文化。“鬼”在先秦时并无贬义,还有敬义,屈原说的“山鬼”就是“山神”。“鬼”是从其来历上定义的,也就是从发生学上定义的;“神”是从功用上定义的(“神”是“阴阳不测”之用)。

汉以后,有了“‘鬼’之灵者曰‘神’”的说法,有了“神”比“鬼”高的观念,这与人间的等级观念定型化是相应的。但《山海经》里,还记有这样的传说,东海中有一座山,名叫“度索”。上面有棵大桃树,占地方圆三千里。东北有道门,名叫“鬼门”,是成千上万的鬼聚集的地方。天帝派两个神人来把守,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监督、领导群鬼。如果有害人的鬼,就用芦苇拧成的绳子,把它绑起来,用桃木箭射它,把它喂老虎。神荼、郁垒,就是后来的门神,在中国百姓家的门上贴了两千年。从这个传说看,“神”高于“鬼”的观念的产生可能在汉代之前。但也不能排除汉代人整理《山海经》时往里面添加了内容。但无论“神”“鬼”,都是死去的人,这一点是肯定的。

到译《佛经》,把“薜荔哆”(梵语音译)意译为“饿鬼”,把“那落迦”(梵语音译)受苦众生意译为地狱鬼,从此“鬼”就大大降格了。同时,“神”采用了先秦时方术家、神仙家的说法,也不一定是死人,而可能是白日飞升的仙人了。所以,后人的“鬼神”崇拜的观念与先秦时“鬼神”崇拜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后人观念中的“鬼神”是种异己的神秘力量,而先秦时的鬼神崇拜其实就是祖先崇拜的变形。

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主要成分。儒家在使祖先崇拜理论化(或者说意识形态化)方面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存在决定意识”,在使祖先崇拜、孝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心理深层结构因素方面,还有更本质的力量在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更本质的决定因素,就是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是农耕社会这一存在,决定了祖先崇拜、孝文化会发展成为几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为什么这么说?

农耕社会,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后人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是由前人创建、遗留下来的,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生”这个词,在古代的意思,不仅是产生、诞生、生出,还有生养、生育的意思,包括养育的意义在内。“生”也是“养”,所以人活在世上的整个过程可以叫“人生”,出生以后是被抚养,成年以后是自养,成家以后就要养家,要抚养下一代,赡养老人。农耕社会,人与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像树与土地的关系。“树挪死,人挪活”,其实不是农耕社会的观念。农耕社会是以离乡背井、流离失所为人生一大苦事;是“父母在,不远游”;是游子思乡、叶落归根的情结;是“莼鲈之思”。

“莼鲈之思”这个典故很典型地反映了这种中国特色的心理。

晋代的一个大官张翰,看到秋风起,落叶飘,想念家乡吴中——现在的江浙一带的菰菜、莼羡、鲈鱼脍,说:“人生最值得珍贵的是适性舒服,有什么能把我束缚在职位上,在几千里外求名誉地位?”于是打道回家了。这样洒脱的行为,在当时传为美谈,引起了许多士人的内心共鸣,张翰也因此名垂青史。中国古代延续几千年的土地制度,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向国家承包使用权。开垦的荒地,国家也承认其有使用权。这使用权可以继承、可以转让买卖,给人以产权的错觉,习惯将它当财产对待。父亲死了,儿子继承那使用权。有几个儿子,则由有长子继承,与兄弟共同经营。一般也在这时候分割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这就是分家。分家也有在父亲在世时主持完成的。但因为分家往往带来兄弟争利、亲情失和,同时也会影响到经营的规模效益,所以中国的传统是以维持大家庭为好,以三代同堂、四世同堂为福。不管是大家庭还是分家,在观念上建立家长的绝对权威是一致的。这也有养儿防老的现实需要。当老人失去劳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后,需要儿辈来赡养。这赡养不仅是供给必需的物质用品,更需要一种关爱与体贴照料。因为到老年,体力、智力实际处于弱势,脾性也可能变得固执、暴躁、唠叨,如果年轻人要与之论理、公平交易,甚至要欺负、虐待老年人,老人不是对手,所以需要一种观念的(道义的)力量来弥补。而这种道义也完全有心理的依据。因为父母对于子女的关爱,一般都是无私忘我、无微不至的,对子女的爱甚至要超过对自身的爱。如看到子女生重病,看到子女死去,中国人叫“黄梅不落青梅落”,这在父母是莫大的痛苦,恨不能代子女去死。年轻人当自己做父母后,就能体会到这份感情,就心甘情愿地以赡养来报答父母早年的抚养。

但父母慈、子女孝,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是人类的天性,为什么又说“祖先崇拜”“孝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呢?

因为文化是对天性的某种成分的强调与压抑。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天性里都有乱伦的成分,男孩有恋母情结,女孩有恋父情结,这种成分,文化就要压抑。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的故事,弗洛伊德就认为是文化压抑的恋母情结的表现,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对人类天性中各种成分的不同强调与压抑,就形成了不同文化的特性。

像日本文化,受到中国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很深的影响,在家庭文化中,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好像比当今中国还要拷贝不走样。但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日本文化却表现出了另一种与当今中国文化明显不同的价值取向。多年前,曾有一部日本纪录片《狐狸的故事》,据说风靡日本,但肯定一时风靡中国。片中老狐狸当小狐狸稍长成,就逼着它离“家”独立谋生,曾经打动了多少中国年轻人。但等我们这一代当时的年轻人为人父母,有多少在教育子女方面接受了这种理念?

这种理念,实际是西方的理念。以我们知道的西方理念,子女是父母交欢的结果,所以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责任;但抚养到一定年龄,子女成年,父母为自己交欢后果承担的责任就结束了,子女再没有法律权利要求父母抚养,只有等父母死后继承遗产的权利。但因为这份权利可以被有效的遗嘱剥夺,故而要想继承遗产的子女必须与父母维持良好的关系,至少不要交恶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中国古代有不少笑话,讽刺这种为继承遗产而赡养老人的行为。一个笑话说,一个父亲年老,主持分了家,自己所剩无几,几个儿子渐渐的冷淡他、虐待他,赶他出门。他的一个老朋友把他接去,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派几个仆人挑着几个沉甸甸的箱子送他回家。儿子们见状,都来询问。父亲说,箱子里都是银子,是过去接济朋友的,现在那朋友发财了,加倍偿还。就看哪个儿子待他好,他死后就把这银子传给他。这样老人就过上了非常幸福的晚年生活。结果老人来不及留下遗嘱就死了,儿子们你争我夺,打开箱子一看,都是石头。但在西方却认为儿女继承遗产是天经地义的,而父母用剥夺遗产继承来强制儿女就范(主要是强迫儿女与不爱的人结婚),则是不道德的。父母到儿女家里去,打个电话也应该付费。但不知道有儿女必须赡养父母——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重的父母的法律,也许老人住养老院、医院这一块由社会包下来了。当然,西方的老人也常有把遗产赠给慈善事业,不留给子女,并不是因为与子女失和(西方文化中好像没有与“孝”相对应的概念)。

西方文化这样来理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西方文化中的游牧文化、殖民意识的因素密切有关。游牧民族是不以离“家”为苦的,却以好男儿志在四方为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豪言壮语,说明大多数人是战死沙场也希望能马革裹尸还家乡安葬。在西方文化中就几乎没有这种“马革裹尸还”的意识。

歌剧《洪湖赤卫队》中女主角韩英有段著名的唱段,对她母亲说“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什么什么地方,“将儿的坟墓向东方”,中国人听了都很感动,西方人听了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西方人干一件事,一般重在实用功利,哪怕传教,临死前肯定更关心这事业以后怎么开展,说一些自己的意见与忧虑。中国人则更关心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形象。安排自己的后事,隐含着接受后人的瞻仰的企望,这与家族祭祀传统的积淀有关。在中国,历史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不仅是经验的载体(“以史为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而且是价值依归。这里面孔子作《春秋》自然有很大的功绩,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农耕社会的家族承继传统。“子孙以祭祀不辍”,先辈不仅是事业的创始人,而且是道德的榜样。所以,一个中国人的行为价值取向,自然会想到后人会对自己怎么评价,是否值得后人景仰。中国古代的国君、皇帝,主要受到两样东西的束缚,一是起居注,就是日常行为的档案记录;一是谥号;都是后人的评价。照实用主义的思路来看,“死后原知万事空”,这种记挂、在意,很不实惠,但对中国人来说,却比现世功利更重要。即使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似乎把“传统”摧垮了,“传统”似乎变成与“保守”、“落后”、“顽固”一样的贬义词;但从中国人还是很重视历史评价,把历史仍作为价值依归来看,“传统”意识实际上还是在中华文化中完好的保存着。

相关小说

有求必应 经典 / 连载
有求必应
彼得·梅尔
有求必应》的故事是从主人公班尼特在《国际论坛先驱报》上为了生计而刊登的求职广告开始的。 这则广告,引来了尽管很有钱但却想要逃避税收的居里安。 在法国美食以及居里安言语循循的诱导和小小的威胁下,班尼特接受了这份工作。 有钱可花,有佳肴可享,如此轻松的生活口味,为什么不接受?! 就在班尼特入住居里安在摩纳哥的公寓,约来了旧情人素西打算共度良宵时,故事出现了转机。 一只班尼特接收需转交给居里安的重要黑
0万字2019-02-01
水浒全传 经典 / 全本
水浒全传
施耐庵,罗贯中
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
93万字2020-08-15
十日谈 经典 / 连载
十日谈
薄伽丘
书中讲述的,是在1384年,某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村中的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多种多样,批判教会,嘲弄教传授的罪恶,谴责禁欲主义,深刻暴露了和斥责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万字2019-01-07
ʫƷ 经典 / 全本
ʫƷ
【梁】锺嵘
选用近人古直笺注本为底本,由《诗品》研究专家曹旭先生整理,并附以导读和集评。古直笺之考订辨别或妙解阐发等有诸多精义,刊行后大受好评,其疏漏失误之处则由整理者在导读或按语中加以辨明。出于补正,书末附录整理者之《诗品》校正本,这是八十年来几代研究者校勘成果的总汇,供读者在阅读和征引时加以利用。
1万字2020-07-15
复乐园 经典 / 连载
复乐园
约翰·弥尔顿
该书是英国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弥尔顿继长篇圣经题材诗《失乐园》之后的又一力作,也可说是《失乐园》的续篇。
5万字2019-03-29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经典 / 连载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瑞士)施皮特莱尔著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
15万字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