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十三周 课堂控制(1 / 3)

第十三周 课堂控制

周一:为何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很少看到在公开课上,教师竟然不组织孩子们做课堂讨论的,而且,在公开课上看到的讨论场景,普遍都是收放自如的。可是,这样的场景在“家常课”上却难得一见。一位参与合作学习实验的教师坦言:“真不敢让他们讨论,一旦动起来以后就安静不下来,经常搞得我筋疲力尽,你看有什么好办法呢?”

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分析原因。

首先,静不下来与一些孩子的性格有关。人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些孩子喜欢安静学习,即便你再怎么动员,他们还是安安静静的。还有些孩子喜欢在热闹中学习,而恰好是这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特别的兴奋,他们往往动静大一些,好像噪音都是他们制造的。好动还是好静,这与孩子们的性格有关。有些人外向而有些人内向,外向性格的人容易兴奋,他们倾向于与人交往,乐于自我表现,乐于体验新的感受,他们追求刺激,只要参加活动,尤其是带有一定刺激性的活动,他们就会兴高采烈。而内向性格的人则倾向于自我的内心体验,他们喜欢宁静而祥和的环境氛围,他们不喜欢参与喧闹的活动,这样会觉得压力很大。

总体来说,大多数孩子都会偏向于某一种性格,而且特征比较显著,但是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由外向型转为内向型。也就是说,到了初中,就不能再像小学的课堂那样生动活泼,而逐渐地向秩序井然、结构清晰的课转变。

存在着一个大班级授课条件下无法解决的难点,就是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上同时满足外向型的和内向型的孩子们的需要。当你的课非常安静,那么要不了多久,外向型的孩子就坐不住了,而当你的课热热闹闹的,内向型的孩子觉得思维被干扰。这就是课堂里的众口难调了。

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孩子哪一类更可能制造麻烦呢?答案是都会,外向型的孩子会因为课堂太安静而苦恼,他们的情绪会突然爆发,甚至做出些捣蛋和挑衅的举动来。内向型的孩子会因为课堂过于喧哗而烦心,也会突然间大发脾气。所以,能让这两类孩子都能学好,教师就要掌握动静结合的技巧。具体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静,这没有什么定规,得要凭感觉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就在不经意间,不落痕迹地,轻而易举地让两类性格的孩子都满意。

其次,静不下来和孩子们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越是容易兴奋,这是人的天性,孩子们一旦动起来就很难再安静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而如果我们压抑他们,总不让他们活动,或者活动得太少,那么一旦活动起来就容易失去分寸。有的老师说,我的课时好紧张,哪有时间给孩子们活动?因为不给他们活动,课堂可能一直很安静,而他们却渴望活动,于是他们就坐不住了,你苦心经营的课堂纪律就容易受到挑战。

第三,是孩子们感觉教师的课太没意思了,不好玩。其实孩子们是自觉的和能够自控的,只是在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上会表现为不自觉和不自控。比如说,玩游戏,他们喜欢,你不必管他们,他们很自觉,注意力高度集中,很能排除干扰,一心投入到游戏中。可是他们在学科学习方面为什么不自觉也不自控呢?因为他们不喜欢呀!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学科学习的内容可能老旧了,而且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更重要的是,学科学习的方式也不招他们喜欢,如果教师总是一言堂满堂灌,课堂气氛死板,也难怪孩子们会坐不住。你希望孩子们能将注意力保持在他们不喜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吗?那你就太苛求他们了。

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我们这一代更不自觉。对于这一点,我很认同。但是这不代表以前的孩子热爱学习,只是以前的孩子比现在的孩子更有耐受力,他们更会“装模作样”以求得平安。他们生活在一个比今天更封闭更传统的环境里,那些年代里,家里就是家长制,学校里就是师道尊严,全社会把学校和师长看得很高。人是受环境影响的,现在这个时代环境变好了,更包容了,更主张个性发展了,学校、教师、家长都不再是权威了,所以孩子才敢把自己不喜欢学习表现在你面前给你看到。我认为这是一个大进步,真实的表露一定是比装腔作势要更进步些的。

我建议你无比喜悦地接纳这些不好管的孩子,导致他们今天这样子的不是因为你,但是你一定要随他们而改变。如果你不发生改变,却还在设法让学生们自觉学习那些乏味的知识,而且还用毫无吸引力的传统教学方式组织他们学习,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师生间的对抗了。而对抗的结局一定是两败俱伤。

第四,教师越是不放手,孩子们越是无法无天。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被尊重出来的。如果教师把所有的责任都担起来,孩子们只是被动的“客体”,他们永远也学不会自我控制。你想,学生进入课堂,对今天这堂课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个,以及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对这一切都没有发言权,他们怎么可能自觉呢?

学生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以及行为进行自我规范,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获得足够的尊重。虽然年幼学生比年龄大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组织、支持和指导,但这一切的目标还是在于帮助他们变得更独立和更自主。

第五,如果孩子们不具备自我控制的技能,他们就无法保持安静。如果教师只是下指令,教训他们要自我控制,可是却不教他们自我控制的方法,孩子们依然无法成为我们所希望的样子。我们要教他们学会如何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何让自己保持注意力,如何有效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如何奖励和惩罚自己。你看,我这份清单开得够长了吧,要是我们什么都没有教,难道等他们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