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9章 突破困境,让执行“升级” (2)(1 / 3)

炮器便携,随身带好;进行连炮,母线去掉;准备起爆,还要做到,扭脸向后,瞧上一瞧。这些让煤矿工人倍感亲切、实用的歌谣,是吴如总结自己二十多年经验,编写的《煤炭安全生产四字歌》,内容既有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灾害预防,又有采面打眼、放炮落煤等技术要点,全文1.3万字。自幼家境贫寒的吴如,只上过三年学,就辍学在家务农。刚进矿那会儿,连队里工友的名字都认不全;而今,他的读书笔记已有40多本,只要有兴趣的他都学,最上心的是安全知识。记者发现,他居然还把《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煤炭部分工工整整地全抄了下来。从小吴学到老吴,至今也没弄个什么文凭,却成就了一身安全生产的硬本领,被工友们称为“煤海神针”。

2002年夏天,一矿要在全矿推行“戊组仰采放顶煤法”,冲在前边第一个“吃螃蟹”的就是吴如所在的一队。为了解决采面没有顶板采煤支护出现的困难,吴如连续两周吃住在矿,采面的每一个细节尽收眼底,所有积累在脑子里的东西翻腾了个遍,终于用“开小门、留大垛”的放炮施工工艺,成功解决了放炮崩翻溜子、崩倒柱子的安全难题。众多行业中,煤炭行业相对危险;煤炭行业中,井下采煤一线最危险;采煤一线数炮采最危险;炮采中回采更危险。

打眼、放炮、支护、移溜、回柱、放顶……只要到了井下工作面,吴如好像身上有使不尽的劲。“我一天不下井,就感觉少点啥,难受。”吴如说。算得上痴迷井下的吴如,入矿第二年就以攉煤最多摘取了全矿“炮采第一名”的桂冠。而今,他依旧坚持在百米深的井下,干劲也依旧,是采煤一队最“老”的一个挖煤工。

25年来,吴如干的一直是险中险的“回采”活儿,可他未出过一次工伤,成为独树一帜的炮采“全能矿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职场感言】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任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面写着“book of stop here",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到此为止”,意思就是说:“让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把这句话引申到职场上,让问题止于自己,不把问题留给老板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负责,而把那些有难度的事情推给别人,这种思维常常会导致我们工作上的失败。

有—个著名的企业家说:“员工必须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着手行动,处理这些问题,让自己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让问题止于自己的行动,不把问题留给别人的最佳典范是给加西亚将军送信的安德鲁·罗文中尉。

这个被授予勇士勋章的中尉最宝贵的财富不仅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有他令人钦佩的职业精神。

那是在多年前,美西战争即将爆发,为了争取战场上的主动,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合适的送信人,把信送给古巴的加西亚将军。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罗文接到这封信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完成任务的困难,孤身一人出发了。整个过程是艰难而又危险的,罗文中尉凭借自己的勇敢和忠诚,历经千辛万苦,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军事行动决定性力量的人。

罗文中尉最终完成任务,凭借的不仅仅是他的军事才能,还有他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定要将问题解决”的敬业精神。

主动执行的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像机器一样,别人吩咐做什么才跟着做什么,他们往往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意,在领导还没有交代的时候就着手准备。想要提升执行力的组织与个人,就要像戴约瑟一样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只有这样,执行力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劳动者语录】

我有两个家,一个在井上,和老婆孩子组成的家;一个在井下,和工友一起战斗的采煤一线。——吴如

邱光华:折翅雄鹰的使命

【事迹回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后不久,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奉命紧急飞往灾区。已经51岁、还有几个月就停飞的邱光华,没有被列入飞行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