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9章 团队精神是集体的核心竞争力 (2)(1 / 3)

在不少人追求享乐的今天,为什么他们肯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肯学别人不愿学的技能?

模具钳工是龙头工种,不但要懂钻、焊、车、刨、磨、铣,还要懂cad、cam、cae。不学习,怎能成一流钳工?

以前十几年、几十年出一个新车型,现在几天一个新车型,汽车款式日新月异,汽车模具变化无穷,不学习,岂不要被淘汰?

江铃的造车育人氛围这么好,实施三主师制,设计职业生涯,成立技工协会,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不学,如何对得起企业?

这就是他们的回答。

所以,这里一专多能成为时尚。他们不但是优秀的钳工,而且钻、焊、车、刨、磨、铣、研配压机、三坐标测量仪样样精通,个个“精一业、会两手、懂三门”。班组17人,16人持有5项以上技能上岗证,8人获高级技师。

所以,这里互帮互学成为习惯。碰到问题,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各抒己见;外出学习归来,大家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大家围在一起分享。

所以,这里发明创造司空见惯。谁的发明创造好,就以谁的名字来命名。于是,诞生了万海明展开料计算法,万仁义调试法,方悦工作法,王春小灯……

不断学习,让枯燥的劳动变得生动而富有创意;争创一流,使普通的钳工活演绎成一种坚韧,一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职场感言】

美国国务活动家韦伯斯特有一句名言:“人们在一起可以作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作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很多人组成的群体却可以移山填海,可以飞越太空,这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团结的力量!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团队效应既可以发挥每个人的最佳效能,又能产生最佳的群体效应。个体永远存在缺陷,而团队则可以创造完美。放眼一流的工作团队,他们之所以会出类拔萃,无非是他们的成员能抛开自我,彼此高度信赖,一致为整体的目标奉献心力的结果。

有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发动团队的力量则可以实现个人难以达到的目标,所以说,作为公司里的一名员工,我们应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从团队的角度出发,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树立对团队工作认真负责的信念。同时,要不断培养作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这个集体中凭借着共同的努力可以战胜所有的困难,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正如英国教授贝尔宾所说的那样:“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劳动者语录】

新时代工人的力量来自于立足岗位不断学习,来自于立足岗位不断创新,来自于立足岗位团结奋进。

——袁政海班组

中国女排:赛场上的大逆转

【事迹回放】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在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连续5次夺得世界冠军,成就了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的壮举。时隔20年后,中国女排仍然在赛场上续写着光荣。

第28届奥运会上,意大利排协技术专家卡尔罗·里西在观看中国女排训练后很肯定地认为,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的关键人物是身高1.97米的赵蕊蕊。她发挥的好坏将决定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的最终成绩。不幸的是,在奥运会开始后,中国女排的第1场比赛中,这个肩负着无限期望的中国女排第1主力就因为腿伤复发而无法再上赛场。外界都感叹中国女排的网上“长城”坍塌,实力大减,没有了赵蕊蕊的中国女排不再是夺冠大热门。

中国女排教练班子及时调整应战策略,立即让年轻队员张萍顶替赵蕊蕊,变围绕赵蕊蕊的高点快攻为多点进攻,全队进一步明确依靠整体实力拼强敌的思路。

中国女排一场场地去拼,在小组赛中,中国队还是输给了古巴队,很多行家都不看好中国女排夺冠,许多观众也都为中国女排捏了一把汗,但是,女排姑娘们按照部署,靠团队精神、集体力量,受挫时互不埋怨,顺利时互相鼓励,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气势,最终杀进了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