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3章 沙门的生活(1 / 3)

那天晚上,他俩追上了那三个苦行者——三个精瘦的沙门,请求与他们一起走,一起生活,表示愿意服从戒律,成为沙门。他俩的请求被接受了。

路上,悉达多脱下衣服送给一个穷苦的婆罗门,只留下腰布和土黄色的披布。他每天只吃一餐,而且是生的。他斋戒十四天,又斋戒了二十八天。两腿和双颊消瘦下去,凸大的双目幻映出奇异的梦境,瘦瘦的手指上指甲长得很长,下巴上的胡须又干又硬。

遇到女人时,他的目光变得冰冷;穿过人们衣着奢华的城镇时,他面显轻蔑,双唇紧闭。他看到商人们做买卖,王公们去打猎,吊丧的人们悲泣,妓女们卖淫,医生们治病,祭司们抉择播种的日子,情侣们纵情肉欲,母亲们安慰自己的孩子——所有这一切都不值一瞥,样样都是假的,都散发着谎言的恶臭。虽然一切貌似充实、快乐和完美,然而一切到头来都注定要腐朽。世界弥漫着辛酸,人生充满了痛苦。

悉达多只有一个目标——变得空无:没有渴望、意愿、梦想、快乐和悲哀——让“我”死掉。不再有“我”,体味空无心灵的平静,体味纯洁的思想,那就是他的目标。

当整个“我”被征服、死去,所有的激情和愿望都寂止了的时候,那最后的东西,那不再有“我”的人生奥妙——那大秘密,一定会苏醒。

悉达多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渴望,默默地站在炙人的阳光里,一直站到他不再感到痛苦和渴望。

他默默地站在雨中,雨水从发上滴下,滴到冻得发抖的肩上,滴到冻得发抖的臀上和腿上。这位苦行者就这样站着,一直站到双肩和双腿不再发抖,站到不再感觉到寒冷的痛苦,站到根本就不再感觉到寒冷。

他默默地蹲在荆棘中,血从刺痛的创口滴下,创口变成了烂疮。悉达多仍然蹲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直到血不再流,直到不再有刺伤,不再有刺痛。

悉达多笔直地坐着,学习缄默,学习减少呼吸,学习屏息。吸气时,他练习减缓心跳,练习减少心跳次数,一直练到几乎没有心跳。

悉达多遵从最年长的沙门的教导,依着沙门的戒律练习克己和冥想。

一只苍鹭飞过竹林,悉达多就把那苍鹭摄入自己的灵魂,于是他变成了一只苍鹭,飞过树林和山岳,食鱼度日,熬受苍鹭的饥饿,使用苍鹭的语言,又像苍鹭一样死亡。

一只死豺躺在沙岸上,于是悉达多的灵魂就钻进了它的尸体,变成了一只死豺。它躺在岸上,肿胀、发臭、腐烂,被鬛狗撕开,被兀鹰啄食,最终剩下一具骷髅,化作尘土,飘散在空中。

于是悉达多的灵魂回来了。他死亡过,腐烂过,变成过尘埃,历经过崎岖的生命循环。

他像个猎人一样,怀着新的渴望在裂罅边等待——在那里,各种起因结束了;在那里,没有痛苦的永恒开始了。

他祛除自己的感觉,消弭自己的记忆,以千百种不同的形式从“我”中脱逃出来。他化为动物,化为野兽的尸体,化为石头、树木和水,每一次他都得到一次重新的苏醒。日光月影之下,他重又成为“我”,重又转入生命的循环,感到渴,征服渴,又感到新的渴。悉达多跟沙门学了许多东西,他学了许多失掉“我”的方法。

他在自我克制的路上前行,经过痛苦,自愿忍受并克服痛苦、饥饿、焦渴和疲倦。

他在自我克制的路上前行,经过沉思冥想,消除心中所有的幻象。

他学习了诸多修行之路,把“我”弃绝了一千次,终于能在几小时、几天的时间里,达到无我之境。但这些克己功夫到头来还是让他回到自己。虽然悉达多从“我”逃离过一千次,在空无中,在动物中和石头中稍作栖宿,然而回归“我”仍然无法避免。当他站在日光月影下,回到树荫或雨水里,他又是“我”,又是悉达多,又感觉到沉重的生命循环的折磨。

歌文达——他的影子一直伴随在左右。歌文达也沿着同一条途径做着同样的努力。除了工作和学习所需之外,他俩很少交谈。有时候他俩一起到村子里为自己和老师们乞讨食物。

“你认为怎么样,歌文达?”一次去乞讨食物的时候悉达多问道,“你认为我们有什么长进吗?我们达到目标了吗?”

歌文达答道:“以往我们是在学习,现在我们仍然是在学习。你会成为伟大的沙门,悉达多。每一种修行你都很快就学会了,老沙门常常赞奖你。悉达多,终有一天,你一定会成为圣人。”

悉达多说:“我觉得不是。到现在为止我从沙门学到的一切,如果在旅馆中学,在妓院中学,在凡夫走卒和赌徒中学,我会学得更快、更容易。”

歌文达说:“你是在开玩笑吧。同那些低贱的人混在一起,你怎么能学到屏息冥想,怎么能学到忍受饥饿和痛苦的功夫?”

悉达多自言自语似的轻声说道:“沉思冥想是什么?舍弃身体是什么?斋戒绝食是什么?屏息是什么?那都不过是从‘我’中飞出,从‘我’的折磨中暂时逃脱出来,不过是暂时减轻生命痛苦、抵抗生命虚无的一种麻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