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6章 古代诗歌的情感特征(2)(1 / 3)

事无巨细,一惦念。如数家珍,在啰嗦琐细中,写尽了每分每秒对家乡的难以释怀。此种问法,前有陶渊明:“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后有王维:“客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小窗前,寒梅着花未?”可见人共此心,今古同怀。此外,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卢纶《至德途中书事》:“衰颜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写久别归乡的复杂感受,无论荣辱贵贱。故乡,我都记着你,你还接受我么?载欣载奔,归心似箭。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硭,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即使海雾茫茫,山似剑硭,也想学得分身法,用亿万双眼,从不同的角度遥望故乡。即使只见青山一发,碧水一线,也能久久抚慰远贬异乡的九曲回肠。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配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全词写重九怀乡。作为一种心像描写,小晏抓住能够满足的那一面写出了人情的温暖,又抓住不能满足的那一面,以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上片写异乡重阳,用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登高》)诗意而加以变化。以“长”、“趁”、“似”涵盖丰富的心理内容,似故乡,可毕竟不是故乡,满足中流露出无奈与苍凉。下片“殷勤理旧狂”,是由“似故乡”引出,“沉醉”、“清歌”,意承“绿杯红袖”。可叹良辰美景奈何不了“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的脉脉乡情,温柔的感伤,牵动得天涯游子寸断肝肠。

(三)家愁

家族观念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也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在儒家知识分子眼中,国与家的界限不太明显,家族观念已经内化为一种植根故土、情系亲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文人笔下的家愁基本上是国愁的反映,如战乱、贫穷、疾病、生离死别等等,特别是如杜甫、陆游一类的爱国诗人的诗作更是这样。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除夕团聚之夜自己还漂泊在外,年复一年,既不知亲人现状,又不明自己未来。将万里未归人的痛苦焦急心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用有意拉长时间距离的手法,来增加思乡感情的浓度;用雁归而人不归,正月初七花还没有开放,而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就不能克制了,来表明希望早日归家的愿望。

后催租行

范成大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手。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通过一个老农被天灾人祸逼得出卖劳动力、典衣卖女事实的披露,谴责地方官吏的贪婪,从去年、今年,再估计明年,无论怎样地努力,怎样地逃避,家破人亡的结局在劫难逃。以老农的口吻,直言不讳。天灾可怕,人祸难防。末二句说是“不怕”,却将是三百六十五日的对未来的忧惧不安和对家人妻女无力弥补的歉疚之心。

遣悲怀三首

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回想过去每一个细节,那一颦一嗔,竟是如此的生动。过去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恩爱夫妻相濡以沫虽苦犹甜。如今,自己俸禄超过十万了,可是她却不在人世了。当年开过的玩笑声犹在耳,她留下的遗物也被小心地珍藏起来,甚至连伺候过她的丫环仆人,也成了情感上的一些个重要依托。钱有何用?官又何益?这份凄苦,任谁也不可替代。可谓迟迟钟鼓,耿耿星河,此恨绵绵。

(四)情愁

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所谓七情六欲。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即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造成这些情感和欲望的原因除了主观因素外。更多的则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如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成败得失、忧谗畏讥、相思离别、穷困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