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18章 [捷克]米兰·昆德拉(1928-)(1 / 1)

作家简介

本世纪三十年代,奥地利小说家布洛克写下了这么一句至理名言:“现代小说英勇地与媚俗的潮流抗争,最终被淹没了。”但是,真正使这个理论得以发扬光大并被艺术地运用到创作中的,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他发表于1984年的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华盛顿时报》的书评家认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同时,他近年又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米兰·昆德拉生于1928年,他的艺术生涯开始得较早,年轻时当过爵士乐手,后来成为布拉格影艺学院教授,致力于捷克新潮电影的探索,并写小说。1968年,苏联坦克长驱直入占领布拉格之后,昆德拉的作品也几遭查禁,他本人不得已移居法国,由于他的文学声誉日益增高,法国总统后来特别授予他法国公民权。到1984年为止,他的几部重要小说《生活在远方》、《为了告别的聚会》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发行,特别是最后一本受到很高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是《华盛顿邮报》书评栏的激赏文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昆德拉借此坚实地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那么,这就引起我们思考:一个来自相对沉寂的弱小民族的作家,靠什么在世界文化的中心地带受到如此的推崇呢?这个问题的结论,我们还得从昆德拉的作品中去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最受欢迎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它通过外科医生托马斯、女记者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大学讲师弗兰茨等人的感情纠葛和生活轨迹,反映了在“布拉格之春”运动之后的捷克各阶层人民的勇敢正直、虚弱惶惑以及堕落沉沦的人生历程。开掘这一特殊题材,固然显示了昆德拉超人的勇气,但真正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神世界。那就是生命中的轻与重:媚俗与反对媚俗,选择与被选择,谨慎与勇敢,叛逆与忠顺等等;他试图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在人类的历史中,一种沉重的抗击在有所着落的同时往往显得无所着落——变成了不能承受的轻。这是一个令人茫然的悖论,一对自相缠绕的矛盾,从这里出发,昆德拉从政治走向了哲学,从捷克走向了人类,从现实走向了永恒,从而揭示出了人类生存状况的困惑,故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同时,这本书也是小说做法的一种变革。在勾画东西方社会里的人生百态、折射从捷克事变到柬埔寨战争这个宽广的历史背景的题材时,他避繁就简,举重若轻,以轻松的文体开掘沉重的主题,用明快的线条捕捉深沉的感受;这种有意形成的另一层“轻”与“重”的对比,使他的小说看起来既像散文又像理论随笔,使人不断获得出其不意的感悟。接触这样一本奇书,也许我们与译者会有同感:“我们并不能理解昆德拉,只能理解我们理解中的昆德拉。”1985年5月,昆德拉在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解释说:“媚俗这个字源于上世纪中之德国,它描述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的心态和做法。既然要讨好,当然得确认大家喜欢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模式思潮之中。媚俗就是把这种有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连自己都会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转引自韩少功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译本所作的序,他亦是本书的译者之一。这段话不禁使人联想到,今天,在大众媒介无所不在的影响下,无论生活还是艺术,我们的美感和道德观是不是也慢慢有了媚俗之嫌?譬如一有“新潮”出现,大家便蜂拥而至,久而久之,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也就形成。又譬如文学上的现代主义,它的本义是不墨守成规、不哗众取宠,但在这条道路上,卖力地赶时髦的人依然多于创新作家。

不过话说回来,媚俗实在是一种令人茫然的状况:反对媚俗,固然是在维护严酷的真理,而在媚俗者看来,生活中一些不该选择的东西不是正被确实地选择着?这使我们不由得怀疑,自己在这里大谈“媚俗”是不是也有点媚俗了。

相关小说

有求必应 经典 / 连载
有求必应
彼得·梅尔
有求必应》的故事是从主人公班尼特在《国际论坛先驱报》上为了生计而刊登的求职广告开始的。 这则广告,引来了尽管很有钱但却想要逃避税收的居里安。 在法国美食以及居里安言语循循的诱导和小小的威胁下,班尼特接受了这份工作。 有钱可花,有佳肴可享,如此轻松的生活口味,为什么不接受?! 就在班尼特入住居里安在摩纳哥的公寓,约来了旧情人素西打算共度良宵时,故事出现了转机。 一只班尼特接收需转交给居里安的重要黑
0万字2019-02-01
水浒全传 经典 / 全本
水浒全传
施耐庵,罗贯中
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
93万字2020-08-15
十日谈 经典 / 连载
十日谈
薄伽丘
书中讲述的,是在1384年,某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村中的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多种多样,批判教会,嘲弄教传授的罪恶,谴责禁欲主义,深刻暴露了和斥责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万字2019-01-07
ʫƷ 经典 / 全本
ʫƷ
【梁】锺嵘
选用近人古直笺注本为底本,由《诗品》研究专家曹旭先生整理,并附以导读和集评。古直笺之考订辨别或妙解阐发等有诸多精义,刊行后大受好评,其疏漏失误之处则由整理者在导读或按语中加以辨明。出于补正,书末附录整理者之《诗品》校正本,这是八十年来几代研究者校勘成果的总汇,供读者在阅读和征引时加以利用。
1万字2020-07-15
复乐园 经典 / 连载
复乐园
约翰·弥尔顿
该书是英国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弥尔顿继长篇圣经题材诗《失乐园》之后的又一力作,也可说是《失乐园》的续篇。
5万字2019-03-29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经典 / 连载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瑞士)施皮特莱尔著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
15万字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