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十章 百衲衣(1 / 2)

枣儿晓得赤潮是生态环境异变所引起的自然现象,且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消退……如此一来,金家很长一段时日都没有进项,只能靠着吃老本硬撑下来,日子不免过得有些紧巴。

枣儿早前无意中听说金家已经撑不下去了,本来打算一入冬就添置的冬衣也只能暂且搁置,孙氏只能让金元宝几兄弟凑合着穿旧冬衣。枣儿得知后暗暗的将此事记在心里,打算悄悄的替金家把做冬衣的东西给置办齐全了,让两家人都高高兴兴的穿上新衣。

如今一打听清楚布料和棉花的行情,枣儿不由有些泄气———一匹料子裁减后只能做一件衣服,加上里头至少得填一斤的棉花才够暖和,算下来一件棉袄光是材料就要花一贯八百文钱,这样还只是上半截暖和了,还没算上下半截的裤子哩!

枣儿手上只有从齐临那里赢来二十两银子,加上之前的一点子积蓄,怕是也不够做九家人的冬衣……怎么才能既省钱,又把大家伙儿这一身冬衣给置办齐全呢?

枣儿和夏大郎约好碰头的地方是间绸缎庄子,于是枣儿一边等夏大郎,一边下意识的在料子这一块上头琢磨,站在绸缎庄外头往里瞄了许久还无计可施,只能恨恨的瞪着柜台上那一匹匹华贵的绫罗绸缎,暗自咬牙———等姐成了地主婆,一定要买上几匹好缎子,一匹抱着睡觉,一匹枕着睡觉!

YY归YY,枣儿还是得绞尽脑汁解决冬衣一事,正愁眉不展时,忽见绸缎庄里一角有着一筐零零散散的碎布,这让枣儿灵光一现、想到了那曾经风靡明朝的“时装”百衲衣———那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而成,形似僧人所穿袈裟的衣服,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也被称作“水田衣”。

枣儿曾在网上看过有关水田衣的介绍,晓得那是一些有钱人捣鼓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因水田衣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所以许多贵胄人家女眷为了做一件中意别致的水田衣,常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锦缎,只为取锦缎上一小块衣料。

枣儿可没那么多钱来糟蹋锦缎,不过她可以反行其道,把人家不要的碎布要回去,拼拼凑凑的做成水田衣,这样就能省去买料子的钱!

枣儿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立时三步并作两步的进了绸缎庄,也不直接讨要碎布,先是忍痛挑了一块最便宜的料子,付钱买了后才冲掌柜的甜甜一笑,问道:“大叔,那些碎布能不能当做添头送给我?”

这间绸缎庄也卖各式各样的成衣,那些碎布都是做成衣剩下的边角料,有的连做荷包、锦囊都太小,掌柜的自然不会看在眼里,加上枣儿刚刚帮衬了掌柜的的生意,让他格外的好说话:“行,小姑娘你想要就都拿去吧!”

枣儿听了立时喜出望外,笑容可掬的向掌柜的道谢,毫不犹豫的展开先前买的那块布,将一整筐碎布倒在上头,二话不说的包得严严实实,把那掌柜的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出言打趣道:“你小姑娘真是有趣,竟拿一整块好料子来包这些边角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