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存养类(2 / 2)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

放肆时,一检点。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以和气迎人,则乖诊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怠惰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