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1章 仁者之心(2 / 3)

就在母亲去世后,正值少年的孔子竟把灵柩停放在辐辏八达的路口,痴痴地询问着父墓的所在。我们已不能知晓,是否是母亲生前担心孩子寻父的念头而深“讳之”,也不能明了,孔子那跛脚的异母兄长对侧室与父亲的合葬持何种态度;但天真的孩子显然有着让早逝的父亲重新与母亲永在一起的愿望,这恰恰正是孔子深爱父亲,要为家庭权威合理性、圆满性正名的最好体现。而“我”就是父母的孩子,“我”也就理所当然的在权威庇护之下,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观察到这个细节,一条心路脉络清晰可见。孔子的理想追求其实就是对追寻父亲,期盼完整亲爱的投影,他们的内在结构完全一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直,其为仁之本与!”这段在《论语》第一章便出现的话,再明白不过地揭示了这样的逻辑关系:父母是权威,一个不侵犯父母的人,也就不会侵犯权威,也就不会侵犯主子或君王。这是仁者的根本。好一个“一以贯之”!

纵视孔子的言论,我们便能体会到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向往。孔子,是用理想的追求来安慰无父的人生,实现了思想感情的升华。命运,就这样把仁者送上了理想之路。而让一个以怀念过去为人生动力的人来担负复古的重任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接着,理想首先要面对现实这堵墙。孔子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同时,他其实也是在向这个社会宣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试图改变人能适应社会,而社会不会适应人的规律!一个被万千麻木、野心等等非类己包围的灵魂,就如同夤夜里难得的一颗明星,毅然要突破黑暗的封锁!但勇气更需要力量。

拿破仑说:“世上只有两种武器:思想和利剑。”与此相对应,思想的要义在于感化,而利剑则意味屈服和强迫。孔子没有选择后者,在他看来,即便是用政令与刑罚,民众也会苟且而缺乏廉耻。毫无绝期的混战是用他人的痛苦来换取低垂的头颅,秦的短暂统一惊人般证实了这种社会的不和谐性。

显见,一切问题都归结为人。周文的疲惫,在于礼乐的形式与其内涵之间出现明显的断裂。历史在发展,而礼乐形式的变化其实并不大,关键是人肆意妄为改变了其真实含义。假定人人都能有一颗“守道”之心,那么理想社会立至的。

以此推之,只有“克己”才能做到“守道”。但“克己”孤立地指向个体,缺乏广泛的人际链接,必然滑向苍白的说教。所以需要有一种推动性力量,使“克己”成为一种普遍的群体意识,通过不断扩大群体范围,从而最终在“知”和“行”两方面均达到理想社会的要求。

这种力量就是仁者之心。

直观地看“仁”,从“人”从“二”。《中庸》、《孟子》给出了“仁者,人也。”的判断。可见,仁的价值意义指向人与人的关系。前一个人代表“我”,后一个人代表“他”。孔子又说:“仁者,爱人。”也就是“我”“爱”“他”。而“我”和“他”的概念又具有同一性,随着“我爱他”的不断复制,最终就自然形成了以克己为内涵的群体意识。更进一步讲,“仁”的本质是个体思想主张谋求认同的力量。这从孔子关于管仲的一段评论可以得到佐证:

相关小说

有求必应 经典 / 连载
有求必应
彼得·梅尔
有求必应》的故事是从主人公班尼特在《国际论坛先驱报》上为了生计而刊登的求职广告开始的。 这则广告,引来了尽管很有钱但却想要逃避税收的居里安。 在法国美食以及居里安言语循循的诱导和小小的威胁下,班尼特接受了这份工作。 有钱可花,有佳肴可享,如此轻松的生活口味,为什么不接受?! 就在班尼特入住居里安在摩纳哥的公寓,约来了旧情人素西打算共度良宵时,故事出现了转机。 一只班尼特接收需转交给居里安的重要黑
0万字2019-02-01
水浒全传 经典 / 全本
水浒全传
施耐庵,罗贯中
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
93万字2020-08-15
十日谈 经典 / 连载
十日谈
薄伽丘
书中讲述的,是在1384年,某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村中的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多种多样,批判教会,嘲弄教传授的罪恶,谴责禁欲主义,深刻暴露了和斥责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万字2019-01-07
ʫƷ 经典 / 全本
ʫƷ
【梁】锺嵘
选用近人古直笺注本为底本,由《诗品》研究专家曹旭先生整理,并附以导读和集评。古直笺之考订辨别或妙解阐发等有诸多精义,刊行后大受好评,其疏漏失误之处则由整理者在导读或按语中加以辨明。出于补正,书末附录整理者之《诗品》校正本,这是八十年来几代研究者校勘成果的总汇,供读者在阅读和征引时加以利用。
1万字2020-07-15
复乐园 经典 / 连载
复乐园
约翰·弥尔顿
该书是英国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弥尔顿继长篇圣经题材诗《失乐园》之后的又一力作,也可说是《失乐园》的续篇。
5万字2019-03-29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经典 / 连载
奥林匹斯的春天: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瑞士)施皮特莱尔著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
15万字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