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2章 勇谋兼备兴企业(1 / 3)

真黄金,在哪里都闪光;是英才,干什么都精彩!到1985年下半年,李振轩学会了开车,就到他四哥和五哥合办的津西废品收购站开解放牌汽车。他们不收别的,只是收购各种废钢铁,然后再集中卖给天津市特种钢厂。从第二年起,即1986年至1988年,求知若渴的李振轩,在天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攻读3年后,又以“壮志未酬誓不休”的勃勃雄心,回到收购站。开始勇谋兼备地兴办企业。由于他们收价合理,又给现钱,所以客户盈门,天津市各区、县,甚至河北省唐山、沧州、保定等地前来交货者,也络绎不绝。李振轩认为:诚信是企业的名片,也是一个人的亮丽品牌;信誉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信誉越高,企业越好——这是成正比的经营公式。在这个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他们这座落于偏远小村的废品收购站,生意越做越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后来发展到有80多人、20多辆汽车、年营业额超千万元的同行业佼佼者。

在企业不断壮大、日渐富裕的过程中,情系村民的李振轩,常常想起在大学曾经学过,并十分崇尚的享誉全球的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于是他努力用自己平时点点滴滴的行动,具体地落实这句箴言的内容。举例说吧,在这离津沽公路有5公里之遥的200多户的小村里,无论谁家有事用车,他都欣然准时前往,默默地甘尽义务。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有时,孕妇分娩或抢救病人,家属半夜里去敲他的门,他都会设身处地地急人之急,火速开车赶往医院……我国有句流传千古的谚语:“家和万事兴。”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兼化学家、“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说:“一家人能够互相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有十个兄弟姐妹的李振轩一家,正是这样——这是全村有口皆碑的事实。在他们的收购站中,振轩的四哥是总管,五哥负责天津玛钢厂的业务,他则分管对天津市特钢厂的销售工作。弟兄们各扬其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彼此配合得天衣无缝,买卖做得日益兴隆,令众人艳羡!

在特钢厂的原料供不应求时,有些供应商趁机提价、刁难,而李振轩仍按合同所定价格,准时、足量供应。1996年初,在上级决定特钢厂搬迁后,厂停产,不但所欠振轩他们的500万元货款给不了,厂领导还提出,再向他借40万元。一筹莫展的厂领导,十分恳切地对振轩说:“员工对不发工资很有意见!我找几个业务户借钱,都遭到拒绝。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为解燃眉之急,稳定大家情绪,我厂只有向你求助了!”有着大将风度,又善于为他人解忧的李振轩,明知此事有经济风险,还是慷慨应诺。第二天一早,他就把40万元送到了特钢厂……在长期的业务交往中,李振轩诚信的人品和严谨的作风,博得了特钢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信任。所以,当上级批准特钢厂破产后,其设备卖给了河北省大城县一个村集体;谁要拆走废钢铁,需交1400万元。最后,厂领导研究决定:交由最讲诚信、又对厂有功的客户李振轩,全部拆走顶帐。李振轩指挥着三台挖掘机、两台吊车和十多辆运输车,边拆边运到大无缝销售。再说设备运到大城后,厂未开工就黄了。风雨剥蚀的老设备,成了一大堆废铁。经特钢厂的原领导同志介绍,大城人又作为废铁,卖给了已是津西废品收购站经理的李振轩,他再转运、销售到大无缝,做炼制钢管的原料,这一次,他又组织和指挥车辆拉运……上述活生生的事例,很有说服力地证明“诚信经营”的极端重要性——正是李振轩“憨厚而睿智”的诚信品格,才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年上层楼!

机遇,随时都有,但她只青睐胸怀壮志、有勇有谋、务实创新者。李振轩即是其一。1999年3月9日,他看到村街墙上贴着张这样的通告:“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村办继泰锻造厂要改制,竞价出售,起步价为65万元,要现钱。有意者,请在第六天上午9时,到村委会参与竞标。”当时振轩并未在意。到第五天下午4时多,他在街上,偶然碰到与他妈住对门的一个姓王的村民说:“振轩,村办厂要出售,你去买了吧!”恰在这时,不期而遇的一个姓高的村民和振轩的四哥,也都撺掇他买下。这真是:别人随意几句话,点亮振轩心中灯——他当机立断:“参与竞标!”可他手里只有20多万元,到信用社去取吧,今天时间已来不及。次日一早,他就带着设法筹集的100万元现金,赶到村里。上午9时,在由镇领导主持的竞价会上,有区、镇、村、公安、信用社、公证处的有关同志和5位竞价者参加。经过一轮轮儿的加价,最后,面对挑战敢出手的李振轩,以100万元的最高价,将当时评估仅为58万元的天津市继泰锻造厂买下!然而,此时的该厂已是颓垣断壁、破烂不堪的一片狼藉:全厂只有一个400平米的摇摇欲坠的旧车间,旁边是个臭水坑;设备不过是个3吨的空气锤和个小加热炉……由于员工们不知厂子以后归谁,所以纪律松弛、人心涣散,仓库、料场的很多东西都已被人顺手牵羊,全厂连个螺丝、改锥、钳子都没有了,叫人看了不禁齿冷心寒!更为艰难的是:原来的厂长、业务和技术人员都已离厂,连签定的合同也带走了,只留下一张客户名单和电话,其他一无所有——这对锻造行业是门外汉的李振轩来说,不啻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