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1章 致富惠及众乡亲(1 / 2)

致富惠及众乡亲——李振轩的高尚情怀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他《秋词二首》中卓而不群地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啊,秋天是金风送爽、艳阳普照之日,也是硕果满枝、五谷丰登之季!就在2005年金秋8月,座落于天津市区东南20公里的辛庄镇继泰村的显眼处,赫然贴出了两张同样内容的大字《喜报》:“我厂员工韩文会之子韩泽,是今年全村唯一考取大学本科者,特奖励10000元,以示祝贺!为倡导和鼓励青少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今后,凡是我厂员工子女考上大学本科的,一律奖励10000元;考上区、市重点高中的,奖励5000元。”落款是“天津市继泰锻造厂”。

此事,在仅有600多人的偏僻而平静的小村里,犹如石投湖水,猝然激起倏地扩散的潋滟波花,老少爷们津津乐道:“这是李振轩总经理做的又一桩善事!”

“振轩这小伙子,少言寡语,脚踏实地,他默默地为咱父老乡亲们干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啊!”

韩文会逢人就讲:“我父常住院,母亲又有病,妻子已退休,家里生活挺紧巴,要不是振轩总经理主动资助我,我儿子可上不起大学呀!”

当月29日的《津南时讯》,刊登了以《民营企业援手相助,贫门学子走进大学》为题的消息后,顿时引起我的关注,我捧读再三,思绪翩翩:“这致富惠及众乡亲的义举,生动而具体地表明了现代农民企业家的高尚情怀,也彰显了利为民谋、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而作为以采写先进典型、弘扬浩然正气为己任的党员作家,理应抓住线索,顺藤摸瓜,剖析其思想内涵,归纳其闪光言行,顺理成文,公诸于世,给人启迪,激人斗志,催人奋进!”于是,在国庆56周年长假期间,我按预约,先后走进了继泰村党支部、继泰锻造厂和员工、村民之中,进行面对面的倾心交谈,请其各抒己见。大家口碑载道的一致看法是:刚届不惑之年的李振轩,严于律己、对人诚信,他憨厚中透着睿智,谦和里蕴涵果敢——可以说是“大智若愚”!随着对掌握素材的日渐丰富和翔实,我也自然而然地走近了身材魁梧、膀乍腰园、讷言敏行的李振轩的内心世界……

父母熏陶铸品格

滔滔江水有源头山泉,累累硕果靠树根滋养。人的性格、品行的形成,首先在父母的熏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第一任老师。这正如苏联的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克鲁普斯卡娅所说:“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青年农民企业家李振轩的生长和走向成功的事例,就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上述观点。

在日本侵华时期,振轩的父亲,从静海县逃荒到此,过着食不果腹、筚路蓝缕的窭贫生活。振轩有哥儿七、姐儿仨,他最小。他父亲禀性纯厚、真诚、热心公益,遇事总是先为别人着想,一辈子也没和村里任何人打过架、拌过嘴,他常这样教育孩子们:“做人要宽厚,在外吃亏让人,在家孝敬父母,凡是对父母不好的人,不要同他交朋友”;他母亲精明、善良、乐于助人,谁家有红、白喜事儿,都愿意去找她,而她则是有求必应,并且是全心全意地尽义务,甚至日夜顶着,直到完事儿才回家。人家实在过意不去,有时送她些鸡蛋、水果之类,她就打发孩子还回去,执意不收……正因如此,他家同街坊邻里的关系和睦融洽,相敬如宾。晋朝傅玄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嘉言懿行,当然会熏陶自己的孩子。五经之一的《周礼》中写道:“上行之,下效之。”孩子效仿父母照样去做,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就形成了自身的性格和品行——李振轩一家,即是很典型的一例!父老乡亲们都异口同声地夸赞:“瞧人家那个大家庭:两位老人德行好,十个孩子有作为——当国家干部的,当村里书记的,当公司经理的,当企业厂长的,人人都在事业上争先创优、多为社会做贡献,全家人尊老疼小、敬兄爱弟、团团结结、欢欢乐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真叫人羡慕,也是咱学习的榜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