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十一章 阿拉伯海北部(1 / 3)

郑和沿古印度沿岸,一路向北,抵达今日的科泽科德地区,这里是阿拉伯海的东岸,相对柯枝(科钦)来说,更靠近北方的内陆。

阿拉伯海在距今22500万年前,即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形成。海域东靠印度,北界巴基斯坦和伊朗,西沿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角,南面即印度洋。向北由阿曼湾经过荷姆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向西由亚丁湾通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面积3862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734米。沿海国家除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外,还有阿曼、叶门共和国和索马利亚。海中有索科特拉岛、库里亚穆里亚群岛和拉克代夫群岛。印度河是流入该海的最大河流。从索科特拉岛向东南有一条与印度洋地震带恰好重叠的卡尔斯伯格海岭,把阿拉伯海分隔成阿拉伯海盆和索马利海盆,最深处达5803米。海底的沉积层在哈德角附近是带绿色的污泥,包含大量鱼类和藻类的沉积物。从岸上冲刷下来的泥沙覆盖大陆斜坡,到2500公尺为止;以下是腔孔动物含钙质的外壳;在3650以下的海底堆积著红黏土。在含介壳的湿软泥层中发现锰结核。

(一)郑和的科泽科德

在印度南部的科钦,显著标志是“中国渔网”,据说郑和船队来到科钦后,把这种捕鱼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这种捕鱼方法在郑和故乡中国云南的水乡可以见到。在科钦半岛上有一块介绍中国渔网来历的石碑。著名郑和研究专家郑一钧对记者说,郑和船队七次经过此地,这里离船队停泊的古里港口约一百五十多公里。

古里国(今科泽科德)当时有“西洋诸番之会”的美称,印度半岛沿海当时有很多国家,郑和船队曾在其中六个国家的港口停靠。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后,在与当地的官民交往中,逐渐了解了古里国淳厚的风土民情,并为之所吸引。他极力赞扬古里优良的民俗,衷心希望古里国能保持并发展下去,同时也希望其他的国家也能象古里国这样。永乐三年,明成祖诏封古里国王,并赐予印诰、文绮等物,由郑和奉诏古里,这当然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为了纪念这件大事,郑和在古里建立了一个碑亭,立石勒碑,文曰:“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苦,熙皋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中国和印度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

郑和船队结束了对古里的访问后,其国王遣使臣随船到中国答谢。此后,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来古里,并以此为中转站。古里国王也多次遣使到中国朝贡,两国关系越来越友好。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预感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航行了,在出发之前,他雕刻了两块石碑,记录了自己的航海历史,分别竖立在江苏太仓刘家港和福建长乐五虎门。宣德八年三月上旬(1433年4月),当船队从东非来到印度古里时,郑和因病与世长辞,享年62岁,古里成了他的归宿。当时气候炎热,归国路程尚需要三个月时间,郑和遗体极有可能葬在印度卡利卡特,也有可能葬在印尼三宝垄,目前尚未定论。

1、古里

(1)马欢《瀛涯胜览》中的古里国

即西洋大国。从柯枝国港口开船,往西北行,三日方到。其国边海,山之东有五七百里,远通坎巴夷国;西临大海;南连柯枝国界;北边相接狠奴儿地面。西洋大国正此地也。永乐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诏敕赐其国王诰命银印给赐,升赏各头目品级冠带,统领大宝船到彼,起建碑庭,立石云:“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皡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国王系南昆人,崇信佛敎,尊敬象牛。国人内有五等:回回人、南昆人、哲地人、革令人、木瓜人。其国王国人皆不食牛肉,大头目是回回人,皆不食猪肉。先是王与回回人誓定,尔不食牛,我不食猪,互相禁忌,至今尚然。王以铜铸佛像,名乃纳儿,起造佛殿,以铜铸瓦而盖佛座。傍掘井,每日侵晨,王至汲水浴佛,拜讫,令人收取黄牛净粪,用水调于铜盆如糊,遍擦殿内地面墙壁。且命头目幷富家,每早亦涂擦牛混粪。又将牛粪烧成白灰,研细,用好布为小袋盛灰,常带在身,每日侵晨洗面毕,取牛粪灰调水,搽涂其额,幷两股间各三次,为敬佛敬牛之诚。传云:昔有一圣人名某些立敎化,人人知其是真天人,皆钦从,以后圣人同往他所,令其弟名撒没嚟掌管敎人,其弟心起矫妄,铸一金犊,曰:“此是圣主,凡叩之则有灵验。”敎人听命,崇敬其金牛,曰:“常粪金,人得金”,心爱而忘天道,皆以牛为真主。后某些圣人回还,见众人被弟撒没嚟惑坏圣道,遂废其牛,而欲罪其弟,其弟骑一大象遁去。后人思之,悬望其还,且如月初,则言月中必至。及至月中,又言月尽必至。至今望之不绝。南昆人敬象牛,由此故也。

王有大头目二人,掌管国事,俱是回回人,国中大半皆奉回回敎门。礼拜寺有二三十处,七日一次行礼拜。至日,举家斋浴,诸事不干,巳午时,大小男子到寺礼拜,至未时方散回家,才做买卖,干理家事。人甚诚信,状貌济楚标致。其二大头目受中国朝廷升赏,若宝船到彼,全凭二人主为买卖,王差头目幷哲地未讷几计书算于官府牙人来会,领船大人议择某日打价,至日,先将带去锦绮等物,逐一议价已定,随写合同价数,彼此收执。其头目哲地卽与内官大人众手相拿。其牙人则言某月某日于众手中拍一掌已定,或贵或贱,再不悔改。然后哲地富户才将宝石珍珠跚瑚等物来看议价,非一日能定,快则一月,缓则二三月,若价钱较议已定,如买一主珍珠等物,该价若干,是原经手颈目未讷几计算,该还纻丝等物若干,照原打手之货交还,毫厘无改,彼之算法无算盘,只以两手、两脚幷二十指计算,毫厘无差,甚异于常。

王以六成金铸钱行使,名吧南,每个径面官寸三分八厘,面底有纹,重官秤一分。又以银为钱,名搭儿,每个约重三厘,零用此钱。衡法每番秤一钱,该官秤八分,每番秤一两,计十六钱,该官秤一两二钱八分。番秤二十两为一斤,该官秤一斤九两六钱。其番秤名番剌失,秤之权钉定于衡末,称准则活动于衡中,提起平为定盘,星称物则移准向前,随物轻重而进退之。止可秤十斤,该官秤十六斤,秤香货之类,二百斤番秤为一播荷,该官秤三百二十斤,若称胡椒,二百五十斤为一播荷,该官秤四百斤。凡称一应巨细货物,多用天平对较。其量法,官铸铜为升行使,番名党戛黎,每升该官升一升六合。

西洋布本国名撦黎布,出于邻境坎巴夷等处。每疋阔四尺五寸,长二丈五尺,卖彼处金钱八个或十个。国人亦将蚕丝练染各色,织间道花手巾,阔四五尺,长一丈二三尺,每条卖金钱一百个。胡椒山乡住人置园多种。到十月间,椒熟采摘晒干而卖,自有收椒大户来收,上官库收贮。若有买者,官与发买,见数计算税钱纳官。每胡椒一播荷,卖金钱二百个,其哲地多收买下各色宝石珍珠,幷做下跚硼珠等物,各处番船到彼,国王亦差头目幷写字人等眼同而卖,就取税钱纳官。

富家多种椰子树,或一千株或二千三千株,为产业。其椰子有十般使用:嫩者有浆甚甜,奸契,可酿酒;老者椰肉打油,做糖做饭吃;外包之穰,打索,造船;椰壳为碗,为杯,又好烧灰打箱金银细巧生活;树好造屋,叶好盖屋。蔬菜有芥菜、生姜、萝卜、胡荽、葱、蒜、葫芦、茄子、菜瓜、东瓜四时皆有。又有一等小瓜,如指大,长二寸许,如靑瓜之味,其葱紫皮,如蒜,大头小叶,称斤而卖。波罗蜜、芭蕉子广有卖者。木别子树高十余丈,结子如绿柿样,内包其子三四十个,熟则自落。其蝙蝠如鹰之大,都在此树上倒挂而歇。米红白皆有。麦大小俱无。其面皆从别处贩来卖。鸡鸭广有,无鹅。羊脚高灰色,如驴驹子之样。水牛不甚大。黄牛有三四百斤者,人不食其肉,止食其奶酪,人无酥油不吃饭。其牛养至老死卽埋之。各色海鱼其价极贱。山中鹿兔亦有卖者。人家多养孔雀,其他禽鸟则有乌鸦、苍鹰、鹭鸶、燕子,其余别样大小禽鸟,则并无有。

国人亦会弹唱,以葫芦壳为乐器,红铜丝为弦,唱番歌相和而弹,音韵堪听。民俗婚丧之礼,锁俚人、回回人各依自家本等体例不同。其王位不传于子而传于外甥。传甥止论女腹所生为嫡族。其王若无姊妹,传之于弟。若无弟,逊与有德之人。世代相仍如此。王法无鞭笞之刑,罪轻者截手断足,重则罚金诛戮。甚则抄没灭族。人有犯法者,拘之到官,卽伏其罪,若事情或有冤枉不伏者,则于王前或大头目前置一铁锅,盛油四五斤,煎滚,先以树叶投试爆弹有声,遂令其人以右手二指煠于油内片时,待焦方起,用布包裹封记,监留在官,二三日后聚众开封视之,若手烂溃,其事不枉,卽加以刑,若手如旧不损,则释之,头目人等以鼓乐礼送此人回家,诸亲邻友馈礼相贺,饮酒作乐以相庆,此事最为奇异。

使回之日,其国王欲进贡,用好赤金五十两,令番匠抽如发细金丝,结绾成片,以各色宝石大珍珠厢成宝带一条,差头目乃邦进奉中国。

(2)费信《星槎胜览》中的古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