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3、经营品牌慧心点开致富门(1 / 1)

2002年初,有“重庆景观第一路”之称的南滨路竣工招商。已有相当规模资本积累的陈世玲决定进军南滨路。因为她知道,要打出品牌效应,要进行资本扩张,仅仅固守南山一隅是不行的,南滨路控长江黄金水道,毗解放碑中心商贸区,临朝天门观景广场,具有独特的商业优势,在南滨路开店被看成是财富和气派的象征。

2002年5月,陈世玲斥资百万,在南滨路黄金路段租下了500平米的门面。5月28日,南滨路“一刀准风味店”正式开业。

为进一步将自身绝技转化为商业效益,打造知名品牌。新店开业前,陈世玲进行了一系列策划。她请重庆著名美食撰稿人——重庆电视台美食编导唐沙波先生撰写了《“一刀准”掌故》,这个独具特色的《掌故》印在“一刀准风味店”精美的餐巾纸塑料封膜上,每个到“一刀准”就餐的人,都会读到唐先生那诙谐生动的文字,对女主人更生崇仰钦敬之情:“刀,古代兵器,今天的炊具。《庄子·养生主》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解牛千头,刀口若新,可谓神乎其技,千古神刀。今有陈世玲女士,秀外慧中,英姿飒爽,一刀在手,意气风发;斩斤割两,精准非常,可谓当今刀术大师。昔参加‘太阳神’巴蜀绝技大赛,刀惊四座;后入选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全国瞩目。行业明星,巾帼楷模,女中贤能。‘一刀准’贵乎其精神,今运之餐饮美食,量精准而味香醇,器莹洁而型高邈。大哉,‘一刀准风味店’”。顾客对这段文字津津乐道,更体会到一种难得的文化品味。在南滨路餐饮一条街,“一刀准”风味店先声夺人,很快声名鹊起。在与同行激烈的竞争中,陈世玲以其独特的品牌和品牌蕴含的文化品味,拨得了市场头筹。

紧接着,陈世玲又制作了500多张贵宾卡,在开业当天向顾客发放,持卡者可享受8.8折优惠。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氛围、美味的食品,常常使不少贵宾成为回头客。

以绝技为载体,以绝技树品牌,但真正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仍然是菜品的风味和质量。陈世玲深谙经营之道,在大打绝技牌的同时,她广罗人才,创新菜品,先后推出了十多道独家菜,这些菜经专家和顾客品尝,又不断改进,如今,已定型为“一刀准”的风味特色菜。在第三届“重庆美食节”上,“一刀准”推出的“尖椒鸡”、“炝锅鱼”、“原味鸡脚”、“香脆鹅肠”、“三鲜滑片”被评为“巴渝特色美食”。

2003年3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华到“一刀准”就餐,见到陈世玲与倪萍等人的合影后,表现出极大兴趣,他想见见陈世玲的现场表演。陈世玲指着柜台里的菜品,请侯哥随意点出数量,结果无论是刀切还是手抓,果然毫厘不爽,侯哥当场翘起了大拇指。客人们见侯哥到来,楼上楼下齐声喊“侯哥,你好!”。许多人跑过来要侯哥签名。陈世玲见状,急忙拿出文房四宝,也请侯哥留下真迹。自那以后,凡有名人到店,她都要请他们留下墨宝,这也是提升品牌的无形资产啊!

经陈世玲“苦心经营”,“一刀准风味店”在重庆逐渐小有名气,其独特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受到同行的关注。2003年初,广州一家餐厅的老板慕名到“一刀准”就餐后,盛情邀请陈世玲到广州考察,愿意借“一刀准”的品牌与陈世玲合作。陈世玲到广州考察后,发现广州客人对重庆泉水鸡也情有独钟,她带去的几样菜品大受欢迎,陈世玲当即决定在广州开办“一刀准”连锁店。

2003年4月,“一刀准”第一家连锁店在广州黄岐开业。开业当天,陈世玲向热情的广州客人展示了她的“一刀准”绝技,赢得满堂喝彩。当天,来“一刀准”就餐的客人简直挤爆了门槛,他们边吃边看,边看边吃,被女主人高超的技艺所倾倒。

近一年来,广州连锁店的生意十分火爆。对此,陈世玲心中已有一个宏伟的计划:争取用2-3年的时间,把“一刀准”品牌推广到全国主要的大中城市,形成全国连锁。她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遥远!陈世玲是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她也曾经迷惘和失落,但她很快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最大程度地经营自己的特长,打拼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如今的陈世玲有房有车,早已步入富姐阶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充分发掘和利用特长,何愁走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