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1 / 3)

我们听过许多许多故事,读过许多许多故事,也说过许多许多故事。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故事中成长起来的。然而,你有没有注意过,每一个故事,都有个叙述角度的问题,也就是人称问题。用什么人称,就等于你请谁来讲故事。那么,要说或写一个故事,是用我见我闻的角度好,还是用你见你闻的角度好呢?或者用他见他闻的角度更好呢?同一篇文章能不能同时使用两种人称呢?懂得其中的道理和选择的方法,对于写记叙文或说故事,实在是一件重要的事。

写作导引

写记叙类文章,不管采用什么记叙方法,都有个叙述人的口吻身份问题。在叙述故事时,作者以“我”的身份写所见、所闻、所感,是第一人称;由故事中人物自己的口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作者只是作为旁观者,用“他”或“他们”来表达,是第三人称。有时候,作者称读者或文中的人物为“你”“你们”,以“对话”形式来叙事,这就出现了第二人称。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对表情达意很重要。

“真实而亲切”,就凭用好“我”。课文《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凡是“我”看不见听不见想不到的不写,只写“我”听见看到想到的,让读者有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我”的引领下,读者走进了故事的世界。其实,我们读过的许多课文,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更增强了文章的亲切亲近感,显示出文章的个性。因此,同学们作文时,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事,可用第一人称;即使写别人的事,也可以运用第一人称,不过,这时的“我”,不是作者自己,而只是文章中的一个人物。

那么,是不是写记叙文都可以用第一人称呢?当然不是。因为第一人称属“有限视角”,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待生活,“我”的见闻范围受到限制。如果是“我”看不到、听不到的事情或人物言行,又无在场的人介绍,就无法写进文章里。因此,你要想更自由更广阔地叙述生活,还得用“全知视角”的“他”。

“全知全能”的“他”,用好威力大。第三人称叙述,是最常见的一种叙述方式。在这种叙述中,作者作为旁观者向读者介绍和描绘某件事,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具体、细致、深入地反映生活,描述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心活动,视角开阔,叙述自由,变化灵活。《最后的常春藤叶》为我们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文中涉及到苏艾、琼珊、医生等众多人物,涉及到贝尔曼画常春藤叶这一情节的巧妙处理,正是运用第三人称,才能合理完整且有吸引力地展示事件的全过程和真实面貌。不过,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要做到生动形象,需要作者更丰富的想像力,需要具体而精彩的叙述描写。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其中常见的是“你”“我”“他”的交流、转换。

“你我”交流,人称巧转换。完全以第二人称叙述的文章是几乎没有的。有些文章用“你”“你们”来叙述,实际上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作者与读者或与作品中人物甚至事物进行“你我”的对话交流,增强叙述的抒情意味,常用于书信、诗歌和悼念文章。如《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一诗的第二章,运用第二人称,表达诗人对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的赞美。《安妮日记》中,安妮将日记当做自己的朋友,用书信的形式来写日记,写作中,就常用“你”的称呼进行交流。写作中常用的方法是在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的过程中,巧妙转换人称,以第二人称来表达作者的浓郁感情。一般来说,当作者自己对读者对所叙人物或事物的感情十分强烈时,或主题表达需要突出感情时,才转换人称;转换人称不能破坏文章整体性,上下承接要自然,一般用抒情句过渡。如《今生今世的证据》第二段,用拟人手法与“曾经拥有的事物”对话,直接交流:“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转换人称,更强烈地表达“我”对以往生活的眷恋、懊悔和伤感。

不过,对于我们一般同学来说,一般还是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作为好。至于用第一人称还是用第三人称,要从实际出发。

题目一:搜集资料,编写新闻

“写作实践”中的第一题,要求搜集报刊资料,编写本年度世界战乱灾荒十大新闻。

战乱灾荒是人类永恒的宿敌,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武装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火连绵,索马里海盗横行,令人窒息的枪炮声几乎在每一天的新闻报道中此起彼伏。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更让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直面战乱灾荒,是为了让我们警醒,从而更加珍惜和平之不易,尊重生命之高贵。

编写年度十大新闻,不同于撰写即时新闻,要广泛收集资料,然后根据“战乱灾荒”这一主题要求,对一年来发生的有关重大事件根据其价值、影响加以筛选整理,用相对简约的文字加以介绍。示例如下: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力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孟买恐怖事件

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印度孟买发生持续59个小时的恐怖袭击事件。一伙自称“德干圣战者”的恐怖分子向孟买10处重要建筑和设施发起攻击,与印度安全部队展开激战,并在泰姬玛哈酒店、奥贝罗伊酒店和犹太人聚居的纳里曼大楼内劫持多名人质。袭击事件共造成172人死亡,293人受伤,死者中包括多名外国人。这次事件的发生,再次敲响了国际反恐的警钟。

题目二:读图感受“战争与人”

本题要求根据两组与战争相关的摄影图片,就“战争与人”的话题,写一篇读图感受。

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凝固了战争实景与人类表情,穿越历史尘埃,重新在我们面前显影。照片上那人、那物、那场景,让你脸上出现的决不仅仅是会心一笑,一定还会有错愕、震惊、感慨与激愤。这时,战争的狰狞与血腥才进入你的内心,从褪色的影像变成五味俱全的滋味。于是你明白,历史不都是死去了的东西,它化作丝丝缕缕,编织进了今天。这就是黑白影像的魅力。由美国犹太裔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苦难遭遇的史诗性巨片《辛德勒的名单》,就有意选择了黑白影像,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阅读老照片,要善于捕捉人物的外貌、神情,捕捉那“包孕过去,启迪未来”的瞬间造型;要联系文字说明和相关历史背景,从照片所提供的多元视角中,重新打量历史,重新认识我们原先自以为已经认识或了解的人和事。

阅读老照片,还要体味历史的情感。历史是客观的,因其客观所以无情;历史又是公正的、正义的,谁能说历史不是有情的?人是历史的表演者,许许多多人对公正和正义的不懈追求,使自己的历史具有了丰厚的情感。作为个人,几十年的生命是否与人类的命运有所关联,这很难说。但在自己的短暂生涯中,所经历的那些平平淡淡、曲曲折折,也自有喜怒,自有悲欢。翻开自己的相册,从童年到老年,谁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阅读老照片,更要悟史明理。回忆是人类独有的权利。回忆不但是一种感情的投入,而且是一种理智的收集,收集掉落的一切,进行崭新的排列,于是生出许多发人深省的结果。侵华日军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距今不过六十多年,日本国内就有人试图对它进行掩饰。西方哲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国先哲说:温故而知新。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敦促我们凝望过去,正视今天!

题目三:看历史图片,讲命运故事

本题要做两件事。首先要寻找选择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图片。这一类图片很多,关键是要符合三点要求:一是图片主题比较鲜明,形象清晰,富有特征,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二是图片富有情节感,包含着故事;三是自己了解或理解图片内容,并有一定的说明资料。第二步是要根据图片讲故事,这要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分析理解画面内容,然后运用积累的知识或材料,展开想像,按“故事”的要求编写故事,注意叙述的角度,即人称。以下提供几幅图作参考或选用。

上海8·28轰炸

“希望日本人好好反省历史”

“画面回放” 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炸死候车妇孺200多名。废墟前,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为伤痛、惊恐和失去母亲而号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声,穿越68年的漫漫时光……

“新闻背景” 日军的残暴,令人发指。除南京大屠杀等为世人熟知的惊天暴行外,日军还曾“创下”30天内,连续血洗山西阳高、天镇、左云、灵邱、宁武、朔县、原平7座县城,屠杀无辜百姓1.6万人的“纪录”。

“亲历者自述” 王楚英:82岁,“八·一三”淞沪抗战时任排长

淞沪抗战时,当时我在上海北面,准备第二次攻打罗店,日本的飞机整天在头上轰炸。日军连妇女、小孩也不放过,这种事情太多了,数都数不清了。现在,我有时想到那些尸体,特别是妇女儿童的,连饭都吃不下。我真的希望日本人好好反省历史,不要让军国主义再度重演。

奥斯维辛集中营

“生命已经毫无尊严”

“画面回放” 他斜靠在断墙上,保持着临死的姿势:身体前倾,头颅低垂,左手攥紧几根草一样的东西。他是被活活烧死的,在一个叫奥斯维辛的人间地狱。

“新闻背景”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人皮被制成手套或灯罩,头发被做成褥垫,假牙上镶的金子被熔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就连身上的脂肪,也被刮下来做成肥皂。苏联红军攻克这里时,除了幸存者,还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

“亲历者自述” 阿尔宾:83岁,几百万被囚者中仅有的300多位成功越狱者之一

无休止的饥饿、寒冷、挨打、苦役和随时随地可能被处死,令许多人绝望,生命已经毫无尊严。由于我会德文,1943年被调到厨房干苦役。厨房在集中营外,看守松了许多。当听说纳粹为了粉碎囚犯的秘密活动,准备把大家分散送往其他集中营时,我加紧了行动,设法搞到了一些德国马克,又储备了一些食物。1943年2月27日,气温零下10摄氏度,我和弗兰内克溜出厨房,越过了集中营外冰冷的苏瓦河。

人体冻伤实验

“最没有人道的罪行”

“画面回放” 还有什么样的手能比这双更让人难忘?被日军进行24小时冻伤实验后,这双手严重变形,膨胀的手面还残留着一层寒霜。我们看不见主人公的面庞。这一点不再重要,因为在那段岁月,有这样一双手的人很多很多。

“新闻背景” 细菌、毒气、冻伤,各种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构成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的魔鬼史。日军曾在哈尔滨、长春、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设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并曾在我国20个省进行过细菌战,死者难计其数。

“亲历者自述” 王亦兵:74岁,父亲、堂兄饱尝日军731部队迫害

侵华日军对中国人犯下的罪行是人类有战争历史以来最残酷、最没有人道的罪行。731部队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侵略、征服和屠杀而进行的,它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血腥暴行的罪恶史。

日军“三光”政策

“能抢的就抢、能烧的就烧”

“画面回放” 残垣断壁,空空如也。面对被日军焚毁的家园,他愤怒地举起紧握的右拳。这是一只瘦削的拳头,却握得那么有力……

“新闻背景” 日军在中华大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仅在山西霍县,日军就向根据地扫荡1025次,烧毁房屋8456间,杀害1204人。由于日军频繁大规模的扫荡、蚕食和残酷的“三光”政策,1941年至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

“亲历者自述” 晋芳芸:84岁,山西省霍州市三教乡王家垣村人

鬼子进村什么都干,能抢的就抢、能烧的就烧。村里有个叫陈五喜的,被鬼子抓到碉堡,用开水烫死。有一次,鬼子将一家六七口人全部抓起来,并排放在地上,用耙子当场扎死,中间还有两个孩子。当时靠近太岳山的不少村庄几乎被杀成绝户,至今住户还很少。

题目四:感悟和平,补写诗歌

本题要求模仿诗人的风格,补写一小节诗,可以加在任何位置。

本题兼有仿写与补写的双重要求,有一定的写作难度。

补写诗歌,首先要反复吟诵原作,仔细体会原作的音调、节奏、用语特点,体会作品的意象特征与艺术风格,努力追求“形似”。

补写诗歌,还要把握原作诗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出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的主旨意蕴,而最难把握的是原作的神韵。《文心雕龙·情采》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刘勰认为,最好的作品是为情而造文,即为了表达情理而作;其次是为文而造情,为了写作而造作情理。仿写、补写难免为文造情之憾。“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就是说情理是经,文辞是纬;情理是主,文辞是次。把握住情理,补写才能努力做到“神似”。

喝彩与诊断

一、点评示例

弥足珍贵的字眼:和平

点评栏

爸爸向我推荐的《兹拉塔日记——一个萨拉热窝少女的生活》一书,成为我假期旅游的伴侣。在“轰隆、轰隆”的列车与轨道的撞击声中,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这个被人称作“萨拉热窝的安妮·弗兰克”的13岁的美丽少女,从1991年9月开始写日记,写波黑战争对生灵的涂炭,写她对战争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企盼。

简介日记,概括精练。

兹拉塔有着十分美好、宁静的童年生活,她唱着歌儿上学校,与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郊游,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幻想长大后要到世界各地旅游,向人们介绍萨拉热窝的美丽风光……然而,残酷的现实使她的生活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她没有料到她家在萨拉热窝城外的周末别墅会遭到毁坏;她没有料到战争造成停水、停电、断粮,使昔日富裕的生活变得如此贫困;她更没有料到她最亲密的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时丧命……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使这个13岁的少女来不及思索,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13岁的年龄,应该拥有少女的欢乐,拥有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然而,战争的炮火使学校和操场被毁坏,学校被迫停课,学生只好成天日复一日地蜗居在地下室里,耳旁不停的爆炸声代替了朗朗的读书声,忧郁的心情代替了昔日的欢歌笑语。

13岁的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离不开营养的滋润,然而兹拉塔面临的处境是:靠人道主义援助运送来的食品包裹中的羊奶干酪吃起来味同嚼蜡;靠耐心排队,而且敢冒枪林弹雨的危险才能勉强得到一块面包;黑市上也难得一见的牛肉罐头卖到50马克一听,比战争爆发前涨了十几倍;她已记不起她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吃的鸡蛋和水果,兹拉塔发觉自己常常梦见鸡肉、喷香的炸肉排、意大利馅饼、卤汁面条……

尽管战争夺去了兹拉塔幸福的学习机会和欢乐的少女生活,但兹拉塔仍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知识充满渴求,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炮声稍停,她就和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学习英语、音乐、数学和文学;只要心情稍好一些,她就抓紧时间练琴,伴随着山上传来的阵阵机关枪声,她弹奏着巴赫、肖邦的曲子,琴声使她进入对艺术追求的境界,暂时忘却了那场在她家楼下大街上正打得难分难解的战争;她还通过新闻记者,认识了一位美国朋友,收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信。信里装着一个回信的信封,还有一支漂亮的铅笔。这一切,都给兹拉塔带来安慰,带来希望。她坚信这一切将会过去,她幻想自己“将又会变成一个孩子,在和平的环境里,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享受着快乐的童年”。

“然而”一转,天壤之别。

排比、反复,控诉战争罪恶,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悲惨遭遇,令人唏嘘。

你是否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

美的渴望,美的力量!

兹拉塔用血泪讲的这些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在读她日记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流泪、叹息:人类为什么会产生战争这个恶魔呢?它毁灭文明,毁灭生灵,毁灭人性,带来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仇恨,给多少人留下灾难和痛苦,而其中受害最深的要数儿童。因为战争不仅使他们失去自由和欢乐,失去幸福的学习机会,而且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永远难以弥合的创伤。相比之下,生活在和平阳光下的中国青少年一代,实在是太幸福了,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受到社会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一切,我们当百倍珍惜!

诅咒战争,珍爱和平。

情理交融,颇有见地。

人类向往和平,世界企盼和平,兹拉塔的呼喊唤来了正义的回声,全世界所有进步的力量都在为和平而奔忙,波黑战争炮声停息,便是对和平的礼赞。我企盼和平鸽子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自由飞翔,让每一个像兹拉塔那样的少年儿童都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

真诚呼唤和平阳光。

“总评” 好的读后感不应人云亦云,而应抓住作品的精髓,或作切中肯綮的分析,或作鞭辟入里的议论,或从世态万象中引发联想,或从人生感悟中得到教益。本文作者敞开自己的心扉和作品交流,和遭受波黑战争蹂躏的少女同呼吸、共命运,做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这篇读后感有较强的感染力。文章语言很有特色,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粗看似平淡,实则不然。由于作者是饱蘸主观情愫来写的,因此在质朴中见真情,在平淡中见爱憎,情寓意中,意在言外,处处能扣住“情”来写,是文章最成功之处。

呐 喊

——读图有感

人类膨胀的欲望,侵略的本性,诞生了“战争”这个名词。

点评栏

上个世纪战争是那样频繁,侵略势力是那样猖獗,战火的硝烟弥漫了晴朗的天空。为了保卫祖国的那片净土,年轻的小伙子只得离开心上人拿起枪奔赴前线,年轻的爸爸也只得丢下年幼的儿女赶赴战场。

“侵略的本性”说法欠妥。

1966年8月13日,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处机场,一位从越南战场归来的海军陆战队下士正拥抱着等候他多时的妻子。

画面内容介绍过于简单,不明了。

敢问有谁看了这样的照片会不感动,敢问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谁还能找到这样坚贞、伟大的爱情?在那个年代,越南战争爆发了,爱国的辛纳曼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是战争让他毅然离开了家乡,丢下了妻子一人,自己奔赴前线,而他的妻子没有放弃自己对爱情的那份执著,艰难地度过了担惊受怕的那些岁月,终于他们又团圆了。此时他们相拥在一起,彼此都希望时间的脚步从此停留,永远都不再分开。可是,前面的路谁也说不清,说不定哪天战争又将他们拆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