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1 / 3)

一篇好文章,有时用墨如泼,有时惜墨如金,要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而相宜与否,则须看立意需要。在最能表现主题、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形象的地方一定要用墨如泼,穷形尽相,将细节刻画得生动感人,将故事演绎得“繁”花似锦。而那些不甚重要却必须交待的地方就要惜墨如金,不然,只能喧宾夺主,冲淡文章中心。

写作导引

记叙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不能平均用力气。重要环节、重要部位,要详细地加以描写,而那些次要的地方,就简略叙述,一笔带过,甚至完全省略。文章处处详写,冗长拖沓,该强调的意思强调不出来,肯定不行。反过来说,处处略写,浮光掠影,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叙的详略应该服从表达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时用墨如泼,略处惜墨如金。《鸟啼》前半部分有许多对鸟啼的细致描写,节奏比较慢,后半部分改用叙述兼议论抒情的语句,节奏明显加快。这不仅符合从严冬到春天的情感的变化,更突出了生命无法遏制这一深邃的哲理性主题。

记叙文写作应该把握详略。

把握详略,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中心。一篇记叙文,要叙述什么故事,抒发什么感情,想给别人以什么启示,总要在下笔之前想好。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根据这一中心来选材,与此密切相关的就详细叙述,否则就简略带过。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即使非常生动,也只能割爱。

把握详略,应该珍惜自己的生活体验。记叙文写作成功的同学,多是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有了独特强烈的体验,自然地理出一个事件、一个生活片断的主次轻重,知道哪里是重点是高潮,哪里是铺垫是交代,记忆中模糊的,一笔带过,记忆中难忘的,描写细致一点、充分一点。可以说,是生活给了他们处理记叙详略的“本能”的感觉。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写出记忆中真实的生活图景,一般地说,就能较好地把握记叙的详略。

把握详略,应该把握记叙和描写的转换。我们知道,记叙是对我们经历的事件轮廓性的复制,而描写则是把我们有过的某一瞬间的生活经验复制出来。记叙三言两语,点到为止,而描写要细致具体,有时甚至不厌其详。记叙和描写可以转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描绘她在林中散步时种种发现:她用手抚摸树皮,感受花儿可爱柔润的肌理和不同寻常的卷曲,体会到枝头小鸟欢快地跳跃,想像四季的盛景如同一场演不完的戏剧……改成概括性的叙述,就是一句话:“树林中的一切美不胜收”。

懂得转换的道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描写和记叙,调节快慢节奏。在变速的时候,应该用好过渡句和总结句。海伦·凯勒在得到假想的三天光明的第二天,她安排去参观博物馆,这部分描写比较细致,节奏慢了下来。为了让读者适应这种节奏,她多次在段落中使用总领句,把分散的描写组合成整体。史铁生在地坛中苦苦寻觅生命的意义,与这种沉思状态相适应,作者三次插入景物描写,明显放慢记叙节奏,而每一次插入都用过渡句和总领句隔开,展示了他曲折的心路历程。

题目一:选择一个采访对象,让他们讲述最难忘的生命故事,再整理成文

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送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这位科学巨匠将人类的生命比做宝石,足见生命存在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只有在人们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的时候才会变得美丽,才有意义。因此在本题的立意方面首先要寻找那些能体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材料来写。

哪些材料是能够体现生命价值的呢?

米歇潘说:“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因此生命最显要的价值就在于人们能正视生命中的坎坷,敢于面对失败,战胜生命旅途中的种种困难。 勇于正视生命中的挫折,不因险阻而放弃人生的追求,就是对生命的珍爱,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找到很多非常感人的材料。

大的方面可以是为他人的生命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的方面可以仅仅是一次战胜自我的过程。采访的对象近一点的可以是同学,老师,邻居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远一点的可以是从事各项工作的社会成员,不管采访的是哪一类人,只要他们的生命故事有感人之处,都是有价值的。选材时立足点要高,但切入点却不宜过大,要能从小事中体现人们对生老病死的感悟,“秤砣虽小压千斤”,好的立意,才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材料找好了,还要学会合理安排材料,题目中有一个明确的写作要求,即“选择一个采访对象,让他们讲述最难忘的生命故事,再整理成文”。可以采取作者叙述和采访对象自述相结合的写法,层次清楚地安排文章结构。在引用采访人物语言的时候,力求做到个性化,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切忌千人一面。只有写出人物的个性,文章才算是成功的。

在表达方式上,应注意将记叙、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在一起,适当加入一些议论,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题目二:请围绕“同情与悲悯”写一篇散文

首先,我们要仔细审题,弄清话题的含义。什么是同情?什么是悲悯?所谓同情,是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或对别人的行动表示赞成。所谓悲悯,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天降之不测风云、人生之旦夕祸福,时时存一份同情、恻隐之心。人生最幸福的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众生。本题只要求我们围绕“同情与悲悯”写即可。

其次,要弄清要求。本题要求写一篇散文。可以写写人叙事的散文,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但都应该言之有物。

这个话题很宽泛,你是否留心在意过身边此类的事?是否思考过此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时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光留心还不够,还要求我们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有对世间万物苦难的悲悯的情怀。

巴金、许地山、张爱玲等人的作品,总是对百姓生活和苦难的祖国充满深切的同情与悲悯。这种悲悯,来自他们博大的心灵以及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的良知。

题目三: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篇散文,抒发你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要写好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所谓“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白杨礼赞》就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所谓“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

本次作文要求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来赞美生命,这样的散文,一般较为含蓄,要表达的思想不是作者直截了当地叙述出来,而是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如《我与地坛》多次描绘地坛中的景色,其中对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物描写就是为了表达人应该好好活着,应该珍惜生命的感悟,借地坛之景抒奋发向上之情。

文题要求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因此要从体现生命的坚强不屈、自强不息、博大宽容、积极向上等角度入手来选择景与物。

写作时还要注意“托物言志” 和“借景抒情”两者的区别。“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明确了上述概念,再进行写作就能较好地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了。

另外表意贴切,内容新颖、深刻,表达生动也是同学们写这类文章要注意的。

喝彩与诊断

一、点评示例

上帝遗忘的土地

点评栏

月影迷离,投下光影,破碎成一片一片,那么自如地散在这片土地里,无声地相映又相融,化为一。就是眼前的土地,我固执地眷念,倔强地陪伴至今。别人不解。他们眼中,这是贫瘠,干涩又萧条的土地。他们不会知道,只有我知道它曾经的繁花似锦。

交代突兀,下文亦无照应。

一直坚信,这是一块被上帝遗忘的地域。上帝曾让仙子降临在这里,却因疏忽搞错了对象,于是只剩下萧萧的土地独自守候,无论风和日丽,还是电闪雷鸣,它都一样承受,暗自认为一切只是上帝的旨意,它们需要的是上帝的期许,它们静候的是天空中飘来的福音。

以“萧萧”形容土地不妥。土地无奈的等待和下文破土而出的生命形成对比。

万里冰封,只有无边的寒冷、无尽的悲伤飘零。令人窒息的空气凝结了一切生命。软弱的生命,挣扎的生命,最后一并进入休眠期,开始沉睡。扰人的天气没有丝毫打算远离的迹象,依旧寒刺骨,冷心扉。以为时间就此停歇,生命就此打住,以为世上不会有奇迹,不会在不可思议的时间里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

气氛渲染精彩。

终于有一天,突然的一瞬间,低沉的声响回荡,虽不算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般的惊心动魄,在这冰冻的天地间,却足以为之一颤。遍地寻声,终于在这片不起眼的土地上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裂缝,它的中间露出了一根不起眼的嫩芽。哦,终于明白,为什么连续几日的夜里会感觉有律动从脚底升起,有燥热蹿上心头。我看见嫩芽旁边的泥土并不整齐,散乱成颗粒,是因为地底下持续的翻滚前行, 不停的挣脱冲破吗?薄薄一层泥土,没有污水的翻腾,没有高山的伟岸,没有星河的旖旎,如何摒弃束缚,逃离禁锢的天地?我至今也不明白,什么样的信仰能让微弱的生命绽放出如此绚烂的色彩,开出如此硕大的奇葩?生的向往?美的追求?抑或是其他?我不知道,对于这片土地,它的力量源自哪里。

化用古诗,精当。

此句表意不明。

几个“没有”的排比,虽有气势,但却空泛,无所依傍,可删去。

矮小的枝叶,嫩绿的色泽,一大片一大片。点缀其间的是或疏或密的蓝色,毫不张扬的色彩,毫不夸张的形状,平平淡淡,朴朴实实中又透着生的灵性与激情。长在了依旧寒冷的天地里,似叛逆地对抗着寒流,宛如地上生活的一个个小精灵,等待上帝钦定的仙子降临,有些冲动,有些欢悦,却忘不了忍耐与安静。

弱小而又顽强。一曲生命的礼赞。

我之于这片土地是怎样的情感?是爱恋?是同情?是尊敬?或许都不是,又或许都是,我不清楚。现在的我依旧在寻着这片土地的秘密。思绪有些飘忽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土地的力量也许只源自它自己——生命。

因情感复杂才使自己“也”不清楚,又因“不清楚”多了几分神秘,引人一起探寻。

“总评” 文题为“上帝遗忘的土地”,旨在告诉我们即便是被上帝遗忘,土地中也会长出不屈的生命,全文以反衬的手法更显出弱小生命的可贵。

肥沃的土地中盛开的花朵只会让人们赏心悦目,只有能表现生命魅力的绽放才会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小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挥洒笔墨,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土地是贫瘠的,生命却不因为它的贫瘠而消亡。作者托小草之物言赞叹生命之志,紧扣主题,文有意味,行文的精彩在于渲染和铺垫。

第一、二小节的环境描写很生动,但过于铺陈,使得后文中对弱小生命破土而出的描绘反而显得单薄,个别语句还需推敲。

同情与悲悯

同情是海。

点评栏

悲悯是沙漠。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片海,虽不说她美得惊天动地,但她却蓝得让人感动。在阳光中,更能显示出她的清纯、可爱和温柔。微风忍不住轻吻着她,海鸥在她的头顶盘旋,为她叫好,为她歌唱。就连狂风暴雨也被她征服,不忍心伤害她。在阳光和微风呵护下,她幸福着、快乐着。

紧扣话题。用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话题具象化。

美丽的大海,是同情的大海。

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一片沙漠。丑陋是他的代名词,他没有朋友,他孤独。他总是竭尽全力地想改变自己,可他做不到,也没有谁愿意帮助他。他伤心,他想哭,可上天却连他哭的权利也剥夺了。他不再相信奇迹的发生,于是也只能在风吹日晒中慢慢地忍受折磨,也只能在无限自卑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其实,他真的很需要别人的帮忙,可却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来帮助他,但他真的不奢求。在折磨下,他痛苦。

看似丑陋的沙漠在忍受孤独和折磨。

可当有一天,风把沙漠的遭遇告诉了这片海,她第一次哭了,贝壳也就是她的眼泪,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海中就有了贝壳……

她犹豫了,是否该帮他呢?帮他后她自己又会变得怎样呢?她不知道。

大海哭了,是同情的眼泪。

她的善良告诉她:帮!她的同情心告诉她:一定要帮!

就这样,海与沙漠汇聚成了一体,成了土地,不!是像陆地一样的绿洲,更多的鸟儿在他们头上盘旋,歌唱,更多淡淡的花香在他们周围弥散,蔓延……就这样,奇迹发生了……

大海和沙漠的结合就有了绿洲,就有了生机。

当海的同情遇见沙漠的悲悯,就意味着海的奉献,而在这奉献的尽头,却又看见世间最美好的一面!

“总评” 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我们不能用概念化的方法去简单地解读文章。大海和沙漠,就像两个距离遥远但又极需要互相帮助的人,当他们伸出友爱的双手,以同情和悲悯的情怀走到一起的时候,世界就变了,变得美丽而温馨。

开头两句让人费解,下文又偷换了概念,成了“海的同情”与“沙漠的悲悯”,尚须斟酌。

二、点评尝试

可不可以坏一点?

点评栏

杜 玲

“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人。”这话是东家大妈说的,是说我爸。我听了简直有些绝望。那么好!是的,那么好!爸,你当初怎么就不坏一点?或许这样才能断了我的思念。

你们离婚的时候,你为什么那么好?一句话就揽下了我们姐妹两个。我们瑟缩地偎在你身后,看你一伸手,就擎起蓝天一片。农家人背后议论,说这大男人的怎么还要女伢子。是啊,爸,女孩终归是人家的,你一句责任仿佛还不够。农村人讲不了这些道理。我眼看着岁月的斧头在你的额上划上沟壑,看着生活的重负抹平你微笑的眉梢。你却只是匆匆地忙活:耕地,抽水,打坝,挖水道,捆麦子,割蒲草……一句埋怨也没有。爸,现在想来,我难过得连心疼都忘了。你临终前安慰我,说不疼,没事。但我分明看着你被咬出老茧的下唇,连哭的力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