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1 / 3)

自然界的山山水水,每一处似乎都会思考,都有情感。长城脚下的望夫石,长江三峡的神女峰,都让富有情感化思考的人们产生感伤而动情。山水,是文学的温床,是文学的精髓。感情,是文学的血脉,是文学的生命。在山水的世界里,人们的思想感情似乎能够格外的勃发。屈原的自投汨罗江,李白的梦游天姥山,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千古江山”,除了承载感情,气势磅礴的山水更蕴涵着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广阔胸襟。在现代文学中,特别是在依山滨水的地方,文学的因子似乎更为活跃。泰山成了文化山,昆仑变成了精神家园。一气呵成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使钱钟书养成了丰富的精神和精致的情怀;小而普通偏安山脚的梅雨潭让朱自清看到了离合的神光和令人不禁诧异的纯真,这是感情的倾注,是思考的结论。因为情人眼里也出美景,更出美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作文之道,也是为人之理。

写作导引

郁达夫用他舒卷自如的灵性描摹晴暖温润的江南冬景,高建群用他豪迈澎湃的激情刻画雄浑苍劲的世间大美。当我们徜徉于大家笔下一帧帧至美的画面之时,不禁由衷赞叹,不禁心驰神往。如何使我们笔端生花,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图景呢?

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色彩、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跟它全然相似的。落日的景象,我们每个人并不陌生,然而“西地平线上的落日”那种壮美和神奇,却是大西北所特有的,是我们在海边、江南观落日无法感受到的。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呢?一是学会观察,从观察中发现景物特征。观察景物,要选好观察点,用多种视角观察景物的姿态色彩。“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作者是借助西部的独特背景来描写的,描写不同背景下落日的静态与动态,突出了三次落日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二是学会比较,从比较中发现景物的特征。郁达夫写“江南冬景”,主要运用了多角度比较的手法: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晴暖温和的特点;江南冬景与北方夏夜比较,突出江南冬天有一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的冬天与江南冬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优美;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冬天散步比较,突出江南冬天散步的情趣。这些比较,使江南冬景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是水城,中国的苏州、周庄,与意大利的威尼斯不同;同是王宫,中国北京的故宫与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同是山水,桂林山水与九寨沟山水不同;同是园林,苏州园林与杭州园林不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住地附近的山水草木,都有自身的特征,在细心观察的前提之下,通过与其他地方的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些特征。三是用心去感受,去体会,从感受中发现景物的特征。鲁迅先生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郁达夫正是用心去观察江南冬景,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才抓住景物特征,写出优美散文《江南冬景》;高建群写出西地平线上落日的特征,也离不开他观看落日时的独特感受。

其次,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征。一是多方位绘形绘声,即具体描绘景物的形、声、势、速、态等。例如,梭罗《瓦尔登湖》中描写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山色,依次写了“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写前者,有远观全景和近观小景两种景致,抓住了湖上最有特征的景物。写后者主要写小鲈鱼的嬉戏场面,描写十分充分、十分细致,也十分精彩。二是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描绘景物特征,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所构成的画面,即描绘景物的整体景象和具体景物的形态色彩,有点有面。三是多景物组合,写出景物特征。我们所见的景物或者描写的景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往往由许多集体的独特的景物组成,因此,可以抓住这些景物的特征一个一个描写,从而写出景物的特征。四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描写自然景物时,不忘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人文景观则是人类自己的作品。相对来说,写山水,以自然景观为主,写城市园林,则以人文景观为主。许多景观则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题目一:翻译音乐,解读绘画

从描写自然的乐曲和绘画中,选出自己喜爱的作品,把其美妙的意境和画面表现出来,首先要确定自己所喜爱的作品,然后要选择好适合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刘鹗的《明湖居听书》都是描写音乐的,其实两篇文章的主体内容都可以理解成是对音乐的翻译。翻译音乐要有特殊的语言,最多的和最有效的是采用通感的方法。通感即用形象的语言,将一种感官移到另一种感官上,翻译音乐时就是把听觉的感受用视觉的形象展示出来,把虚幻缥缈的音乐用实物可视的形象表现出来。比如《琵琶行》中,当要翻译音乐中的柔和、低怨旋律的时候,白居易写道“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把音乐的旋律变成了自然的形象。

除此以外,《二泉映月》、《听松》、《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太湖美》等,都有很强的可写性。

描写绘画的作品也很多,主要的方法是抓住画面的意境和个性。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马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和描述,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同样是绘画艺术,同样是自然山水作品,同样是油画或素描,东西方的表达却各有不同。东方注重意境,西方偏爱逼真,但共同点是都追求艺术的创新。

题目二:临摹自然,渲染心灵

本题的关键词是:内容上要震撼心灵,表现上要清新隽永。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小品文。小品文是散文品种之一,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盛行于明清。在现代中国,上个世纪20年代的小品文,是各式短文的统称,与美文、随笔、杂感、絮语散文大体相当。

要震撼心灵,需要描写视觉冲击很强的自然形象。“日出”、“星空”、“地平线”,偏重于共性的冲击,适合大众化的写作。但现在很少有人去留意过星空,无垠的天空往往被我们遗忘了。有的考生就写道,我从来没有审视过覆盖我们头顶的天空,夜晚戴上眼镜到院子里仰望一下,啊,原来上边有那么多的明珠——星星。

但在我们各人所面对的具体的自然世界中,应该有着个性的视角。所以我们在选取震撼心灵的物象的时候,完全可以从自然的细节和细微之处出发,石缝间的嫩叶、奔泻中的一个急湍,就可能具有独特的价值。

题目三:思考神奇,提炼规律

提炼自然之理,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同时更要善于提炼和表达。

大家都知道,王国维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文里人们也都十分强调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那么,景语里是否也有“理语”呢?一般景语里也有很多的道理,因为情和理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既然景语里有情,那么也肯定有理的因素。

北宋文学家邵雍曾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苏轼也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当然,宋朝人所讲的“理”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一般的“理”有所不同,宋人大量的写景诗文中所包含的理智和理趣,也不足以作为我们立论的依据。但许多写景的名篇佳作,其“理语”的成分也都十分丰富。屈原的《离骚》和《涉江》中,大量篇幅都在写景,被人们认为是抒发了千古之情,但透悟其内容之后,谁又能否认他写出的忠信被谤、奸佞获宠的千古之理呢?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的大部分也都在写景,但透过恬淡闲适的山村美景,也让我们领悟到了他所表达的官场混浊、泯人良知的至“理”。

以抒情见长的写景诗词,也渗透着理趣。杜甫《后游》写道“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写江山花柳好像在等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是无私的道理。他的另一首《秋野》诗云:“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深了,鱼极乐,树林茂密,鸟儿就知道归来,用来说明环境影响的重要。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的《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都是写景寓理的典型例子。

回头再来看看我们的作文,写景状物的文章不少,但都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如果不关注和把握其中蕴含的“理”,那么,所抒写的情感就往往是苍白的,空泛的。只有情理交融,才能感人至深。作文不仅要抒情,也要写理。而“理”是从景物中悟出来的,中学生悟理的功夫确实不够。实际上,景中悟情容易,“悟理”则难。因为悟理,需要穿透事物,并且往往是在悟情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理”的。

本题一般认为应该写成议论文,实际上各种文体都可用,包括散文、随笔等。

喝彩与诊断

一、点评示例

听《埃格蒙特序曲》

江苏 邹 琦

听首好听的乐曲,就是一次美妙的享受。一曲《秋日的私语》,好像汩汩溪水款款流入心田;一首《致爱丽丝》,又似一个朦胧、虚幻的梦,但却无比自然、纯真……

点评栏

总写听乐曲的感受,语言简练而优美。

《埃格蒙特序曲》并不是以轻柔为主旋律的,却同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她的魅力是绝不亚于《致爱丽丝》的。

同样是贝多芬的作品,一个表现了情,一个展示了力。当然,当我真正去接触《埃》曲时,也发现作者在对不同的力描绘的同时,也表达了同样深沉的情。

借比较,突出《埃》曲的特点:体现力与情。

我是在大致知道故事情节后,才去听曲子的。虽然我不能去自由想像了,但却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力所表现出来的情。

作者用无数的音符在我们面前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图画:西班牙人侵占了匈牙利,到处残垣断壁,尸横遍野……

“力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独特而又深刻。

乐曲——开始,就以几个沉重的低音将血淋淋的战场推到了我们面前。在这里,它充分体现了序曲的作用,使听众感到了战后的荒寂,到处阴森森,没有生命,天地间一切的活动似乎都已停止,四周笼罩着一层恐怖的黑纱。

可是,就在你感到阴冷的时刻,一个细小的声音像是从地下爬出来似的响了起来。凄凉、纤弱,显得那么无力,就像尸堆里有谁在发出绝望的低吟,然而,毕竟有了声音,与那沉重音符对比强烈的声音。可是,不知为什么,这个声音的出现,使你更加感到了那个悲剧场面的存在。

接下去,沉重的声音与纤弱的声音交替出来,并且越来越频繁地交替着,起到了强烈的对比作用:一个是强有力的,一个是低微的。联想故事,你体会到那强有力的声音仿佛是侵略者在肆意践踏着本是美丽神奇的土地,而那低微的则像是被侮辱的人们在竭力抗争,却力不从心,无力反抗,十分的凄凉悲哀。于是,本来一个死气沉沉的场面,作者用他的音调引导听众去想像出了一个新的在活动着的画面。这便是力,是表现力的力。

运用想像,将描写音乐意境与抒发听音乐感受相结合,形象而真情地写出《埃》曲蕴含的力与情。

按听曲的过程,以“开始”“接下去”“再往下听”等标志语,逐步描绘意境,显得明晰而有条理。

再往下听,乐曲两个旋律的出现渐缓,直到结束。在渐缓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两个层次,这也就使得乐曲的结束显得不那么突然了。

《埃格蒙特序曲》听完了,然而我的耳边却好像还奏响着沉重的鼓声,柔婉的提琴声。曲尽音犹在,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突出乐曲的魅力。

“总评” 音乐,是一种心境;音乐,可以让我们多一分睿智,让世界多几缕温馨;音乐,可以让我们的听觉变得敏锐;音乐,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这位同学听音乐的感受,充分说明了上面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位同学不仅喜爱音乐,更长于描绘音乐,抒发感受。文章运用比较手法,借助想像,将抒发感受和描述音乐意境相结合,突出《埃格蒙特序曲》蕴含的力与情。抒发感受真切而细腻,描绘意境明晰而有条理,语言流畅清新,是一篇优秀之作。

大自然的智慧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也经常地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正是这数不完的启示,才创造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

点评栏

而在如今看来,人类似乎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地位,是最聪明的动物,真的是这样吗?我想智慧的核心应该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论断有失偏颇。

大自然到底有如何丰富的智慧,我想我们是说不清,数不完的。或许就在一草一木之间尚还有许多我们未发现的奇妙之处,它让人捉摸不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冒险、刺激,他们不再追求过平静的生活,即使有生命危险。探索大自然是一个既有趣又危险的旅程,随时会踩到它所设置的机关,什么毒蛇猛兽、沼泽、食人花等等。有时人类也许会想不通大自然为什么会这样“毒辣”。这就要问人类自己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了。它不能躲避,不能反击,只有在人类一步步攻入大自然时,埋下一个个“陷阱”。这么说来,大自然似乎真有些“毒辣”,难道它就没有对人类友善的一方面?当人们对它毒辣时,它自然也会把自己“毒辣”的一面展现出来,当人们对它友善的时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议论的中心变成了“人”,偏离题意。

把大自然的“报复”说成“智慧”,理解偏差。

记得以前,还不懂什么是大自然的智慧,只知道一些人们都认可的道理:燕子低飞预示着将要下雨,鱼儿冒出水面也预示着雨的来临,蚂蚁搬重物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现在知道:美洲巨杉是智慧的,它们成群生成,根须缠结在一起,来抵御强风;蜜蜂是智慧的,它们的蜂窝构造精巧,令人惊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蜜蜂的蜂窝都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建造的;食人花是智慧的,它既然使人毛骨悚然,必然有人类无法察觉的东西,它的美丽外观就是致命的绝招。我们怎能不惊叹大自然丰富的智慧,怎能忍心去破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