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5、樊迟学信礼(1 / 1)

公元前496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是孔子五十六岁生日。孔子当时正在卫国游历,住在卫国大夫蘧伯玉家里。孔子怕蘧伯玉为其庆寿,惊扰了他,便大清早带领着弟子们到帝丘郊外一片树林去漫游。

在一棵老柏树下,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来到师傅面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说:“请夫子上坐,受弟子们一拜!”接着搀扶孔子来到老柏树下早已摆好的小桌子旁。

孔子不解地问:“颜回啊,你这是要干什么?”

颜回说:“今天是夫子的生日,弟子怎敢忘记!”

说话间,弟子们已七手八脚地在孔子的面前摆出了酒肉和新鲜的寿桃,然后颜回和子路率领大家一起跪倒在地,向孔子磕头拜寿。

孔子忙说:“都快快请起,师生之间不必这样!”

弟子们磕完了头,拜完了寿,众星捧月似地把孔子围了起来,或说,或笑,或敬酒,但草地上却还跪着两个人不肯起来,其中一个是子贡,另一个却无人认识。

原来子贡当时在卫国做官,卫灵公看中了他的辩才,便常派他出使各国,处理外交大事。子贡前不久出使鲁国,今天是为了给孔子庆寿而星夜赶回来的。跪着的另一个青年叫樊迟,他一身农民打扮,看上去憨厚朴实,少言寡语,见人还羞得满脸通红。这次子贡去鲁国,碰上樊迟在到处拜师求学。子贡见他虽然十分腼腆,但确实聪明,便自作主张地领回来拜师,二是为了请冒昧之罪。

孔子知道这些以后,忙将樊迟扶起,问道:“樊迟啊,你想学习什么本领?”

樊迟低声说:“我想学习种植五谷杂粮。”

孔子说:“种植五谷杂粮,我还比不上一个普通的老农。”

樊迟又说:“那就向夫子学习种植蔬菜。”

孔子说:“种植蔬菜,我也不如种菜的农民。”

“那……”樊迟茫然地盯着孔子,“那夫子能教授我什么样的学问呢?”

孔子耐心地说:“樊迟啊,君子应有雄心壮志。身居高位的人如果礼贤下士,老百姓没有不佩服他的;如果诚实守信,老百姓没有不诚恳地对待他的。一旦做到知书达礼,诚实守信,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领着妻子儿女来投靠他的。”

樊迟连连点头说:“那弟子就学习礼,学习信。”

简评

樊迟从远方来求学,孔子也为他这份诚意打动,最后传授给他的其实是两个字,一为“礼”,一为“信”。“礼义”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此时孔子把“信”和“礼”同时提出来,可见其重要性。上到君王,下至百姓,缺乏了“信”都将无法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