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10. 王充市肆博览(1 / 1)

王充,东汉人,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年。

小时候的王充,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淘气玩耍,王充很懂礼貌,对人谦和,处事冷静,这些似乎与他的年龄有些不太相符,很有些成年人的气派。

六岁的时候,王充就开始学习识字,八岁就已经进书馆读书了。

在学习《论语》和《尚书》的过程中,王充甚至每天可以背诵上千字。当然,有一个好的记忆力很关键,但他学习的态度决定了他可以做到这些。就这样,读懂了经书的他,开始去研究学问。王充喜欢写文章,他觉得写文章和做人一样,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认识问题才会更加深刻。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王充不太愿意表现,也从不张扬,很少能看见他与人争辩。后来,王充到了京师洛阳,在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喜欢读书的他,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就去洛阳卖书的地方,一呆就是一天。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看一遍就能记住背出。就这样,王充广泛地通晓了各家各派的学说。

王充穷得没有一亩地,但心情却比王公大人还要舒畅;卑贱得没有一斗一石的俸禄,而内心却和享有俸禄的人相似;他做了官不欣喜若狂,丢了官也不怅恨不已。在安逸快乐的时候,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在贫穷困苦的时候,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他贪婪地阅读古文,爱听异端之言。当时流行的书籍和俗说,有很多不妥之处,他便决心著书。他开始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考证虚实真伪,忙得连亲戚邻里的喜庆丧事都不去参加。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写出了《论衡》八十五篇,长达二十多万字。

简评:

《论衡》之书今天仍然存在,主题思想就是坚持实诚,痛斥虚妄,与盛行一时的章句之儒,神异之说大异其趋。王充于市肆博览群书,进而三十年闭门著书,综观王充的一生言行,他不仅是博学奇儒,还是一位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