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6. 祖莹藏火夜读(1 / 1)

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人。父亲叫季真担任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职务。 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

据《魏书》记载,祖莹读书非常刻苦。他总觉得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因此常常夜里攻读。父母怕他累坏身体,多次阻止,不让他夜里看书。但他学习如饥似渴,觉得晚上不读书太可惜。父母为这事常犯愁,把家里的灯盏、烛台都藏了起来。祖莹知道这是父母不让他夜读,就悄悄地把火拣在小炉子里,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灰。一到夜晚,他拨开灰层,将炭吹红,为了不让光线透出去,再用衣服被子把窗户遮上,就这样刻苦攻读,博览群书。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祖莹拜当时的中书博士张天龙为师,学习《尚书》。祖莹投师后,学习更加刻苦用功。有一次,老师清早就要给同学们讲《尚书》,祖莹由于夜读困倦,昏头昏脑地把同学的一本《曲礼》当做《尚书》拿去上课。博士严厉,他不敢再回去,于是就在前面行礼,背诵多篇《尚书》,不遗漏一个字。

后来,高祖听说了这件事,召见祖莹,让他背诵五经里的文章句子,并且叙述之中的意思,高祖听后十分赞叹祖莹的才能,非常赞赏祖莹。就选拔他去做“中书学生”。这使祖莹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加上他刻苦不懈地攻读,终于成很有知识的学者。他才华出众,远近闻名,很受当时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并有文集流传于世。

简评:

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把祖莹当作学习的典范:“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祖莹不仅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他不骄不馁,孜孜不倦的刻苦好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