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65、袁枚巧保早产子(1 / 1)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颇有政绩。他为人很有骨气,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在上元县当县官时,办案以儒家经典为准绳,有儒吏遗风,深受百姓拥戴。

袁枚任上元县县令时,曾一天,袁枚收接过到一张状子。有庶民李郎,缘由是有个百姓李郎娶媳妇,其妻婚后五个月媳妇便产生下一个儿子,他时常暗觉邻人窃窃私语,不免心生疑虑,猜测邻里都在嘲笑他,议论其妻说他媳妇婚前不轨。李郎不堪忍受风言风语,心中亦生疑虑,自认定认为其妻子欺骗了他,便状告其岳父以媳妇先怀孕后出嫁为理由告她父亲。

袁枚接状后,觉得此事虽小,却关系着两家的终身幸福,于是不敢怠慢。为弄明清况,他派人去李郎媳妇妻子娘家四邻私行察访,了解情况了解实情。邻里都说此女子婚前行为十分检点,极少从不出户,全更无与人私通迹象,。而且她为人贤淑,待父母尤其孝顺,乡邻众口称道。

袁枚闻此情况,便传令正式开堂,公开审理此案。一时间人山人海,百姓将县衙围得水泄不通。等诉讼双方都到齐了, 袁枚便开始审问。观看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袁枚坐于中堂问道:“谁是李郎?”

李郎跪伏地上答:“小人便是。”

袁枚笑而起身上前扶起李郎,双手作揖,道:“恭喜恭喜,新添贵子。”

李郎及众人皆惊,均不知县老爷为何竟出此言。

袁枚见此光景,忍不住叹口了声气道:“你们呀,实在是愚蠢,真可谓是得福不知福啊!”说完转身问李郎的父母及岳父:“你们识不识字?”

众人回曰答:“不识字。”

袁枚笑着道:“今天的官司,正因为你们两家不读书的缘故,!你们可知道,自古以来,奇事多发。相传老子白鹿投胎、鬼方穿胁生六子,这些荒诞的事固然不必说,但是梁嬴怀孕有孕多时过期而生一男一女,徐孝穆降主生时也是早产。分娩有提前有过期滞后,这是史册上有记载的实事。总之,滞后者因过期的受母体的元气滋养充足,生来寿命长;提前早降生者的,受母体元气纯清,生来富贵。就如我,亦是五个月就生下来的早产儿,虽然没有才能,尚且也进了翰林院,出任一地方父母官。”

李郎及家人被县官他一席话说得目瞪口呆,脸有愧色。

袁枚见众人似信非信,又对李郎说:“倘若你不信我的话有所怀疑,你可到后院去问我老母亲。”

李郎略作迟疑,仍放心不下,便果真进去询问。片刻一会儿,喜孜孜地跑出,朝袁枚纳首便跪道:“大人明察,所言不差。小人该死,差点冤枉内子媳妇。这都怪我们不读书识字,不明理。今后定让小儿好好读书。”

袁枚严肃地说:“你们是深明大义之人夫妻定要相敬相爱,切莫胡乱猜疑!切莫把我的话不当作回事!老人更须时时劝导,万不可轻拆后辈一世姻缘!”

众人齐声附和,于是两家疑团解开嫌隙消解,和好如初。

简评

袁枚首先派人探查实情,意在对事情始末掌握清楚;之后从“不读书”这一导致双方对簿公堂的根本诱因谈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将双方的愚昧无知揭露出来;最后有用自己也是早产儿的事实来进行说教。他判案的整个论理表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有很大的说服力的,显露出过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