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58.宋濂借书(1 / 1)

宋濂是我国明初的一代文学家,一生著作很多,曾担任太子的老师。。

宋濂非常喜欢读书,钻研学问。宋濂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家里有许多藏书。宋濂小时候就很爱读书,他下定决心,要把家里的藏书全部读完。他说到做到,坚持每天看一本书,从不间断。就这样,宋濂花了六年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家里所有的书。

宋濂还想读书,他听说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只好向有书的人借书读。当地郑义门的藏书非常丰富。他常常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学习十分刻苦,阅读了大量书籍。当他遇到好书的时候,爱不释手,可是书是借别人的,不能不还,于是他就夜以继日地把书抄写下来。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那时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他母亲心疼地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看这本书,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有一次,宋濂又到一个富人家借书看,这家人也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说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这家人以为这样宋濂就不会借了,可宋濂满心欢喜地答应了。于是,这家人在无奈之下就把书借给了宋濂。

到了第十天的早晨,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宋濂早早儿起来,没顾上吃饭就向富人家赶去。那家人以为这样的天气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没想到宋濂却冒雪把书还了回来。富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还书时间了。

宋濂求教的老先生,都是很有名望的学者。只要有机会他就去拜望这位老师。他在外地学习,有时寄居在客店里,生活很艰苦,为了节省开支费用,一天只吃两顿饭,衣服穿得补了又补,很破旧。但他以求知为快乐,别的什么都不在意。就这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求学,被明太祖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简评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古时候劝人读书的话。意思大致是一个人好学却没有钱买书,要向别人借书来读,虽然是憾事,但正因为书是借来的,要还给人家,而且能留在自己手中的时间不长,这就会逼迫自己抓紧时间,尽快读完,并把书的内容牢记消化,这比只买书而不读书的要好得多了。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好学读书,是说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外界的压力可以变为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