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37、勤俭敦朴 惟念民艰(1 / 1)

原文

训曰:尝闻明代宫闱之中,食御浩繁。掖庭宫人,几至数千。小有营建,动费巨万。今以我朝各宫计之,尚不及当日妃嫔一宫之数。我朝外廷军国之需与明代略相仿佛。至于宫闱中服用,则一年之用尚不及当日一月之多。盖深念民力惟艰,国储至重,祖宗相传家法,勤俭敦朴为风。古人有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以此为训,不敢过也。

——康熙《庭训格言》

白话

我曾经听说明代后宫之中,吃用花销很大。后宫的妃嫔、宫女等,有数千人之多。一处小的建造活动,动辄花费就是数万。现在,就拿我们清朝各宫计算,尚且还达不到当时明代皇宫中一宫妃嫔的人数多。我朝的朝廷和军务国政所需经费和明代大致相仿。至于后宫的花费,我朝一年的费用还赶不上当时明朝一月的费用。这是因为,我深知老百姓的财力艰难,国家的储备至关重要,而祖宗流传下来的家法,又是以勤俭、纯真、朴素为风气。古人有这样一句话:“让一人治理天下,但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个人。”用这句话作为训言和座右铭,不敢超过啊!

家训史话

关于康熙帝的俭朴生活,与他过从甚密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有过具体详细的描述:“就其个人有关的方面看,那种恬淡素朴简直是没有先例的……除了循例供奉的东西外,他毫无奢求。他满足于最普通的菜肴,从未有过丝毫的过度。他的淡泊超过人们所能想象的程度。……即使是皇帝所居住的,也只有几幅字画,几件描金饰物和一些相当简朴的绸缎……他的衣着,除了几种宫廷里极为常见的过冬的黑貂、银鼠皮袄外,还有一些在中国算是最普通、最常见,只有小百姓才穿不起的丝绸服装。逢到雨天,人们有时看到他穿一件毡制外套,这在中国被视为一种粗制的衣服。夏天,我们看见他穿一件普通短布褂,这也是一般人家常穿的衣服。除了节日大典的日子,我们从他身上发现的华丽物品就是一颗大珠子,那珠子在夏天便照满族人的风俗佩在他的帽沿上。”

康熙帝从节省财政开支考虑,一向反对举行各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宫廷庆贺活动。每年3月18日是他的生日(即“万寿节”)。这在其他帝王看来是最重大的喜庆日子之一,一般都要举行很隆重的庆贺活动,好好地热闹一番。康熙帝却从不讲究这一套。每逢到了这一天,他只是率领百官先分别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宫中行礼,然后再回自己的宫中接受百官对他本人行礼。康熙四十二年他50岁生日时,有大臣进献鞍马缎匹等物,他严肃指出:“尔等如此进献,在外督抚亦必效之,朕必不受。”又对群臣说:“朕向来爱好文学,尔等当中谁有诗文,可送给朕过目。”10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他病逝的前一个月,群臣奏请明年举行他七十大寿庆典,被他最后拒绝了。他说:“自古庆贺多者,后人不取,况亦何益乎?朕御极六十余年,元旦之外,未尝受贺,唯六十寿时,三月十八日进表行礼。今卿等所请,无庸多议。”

古训今鉴

康熙帝不仅是一位卓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同时也是一位严于律己、躬行节俭的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他念念不忘明季诸君奢侈亡国的历史教训,以身作则,尚俭戒奢,力求把皇帝的个人生活消费乃至整个国家的各项财政支出都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这也正是他开创康乾盛世局面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