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习作7 书中的故事(1 / 1)

习作指要

1.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相关的补充阅读和链接。

2.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从而达到拓宽阅读面,加大阅读量的教学目的。

3.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或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的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效果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的指导。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一个人的灵感、创作的欲望只有在极度自由的空间才会悄然而至。习作课是学生集中自主表达的空间,教师应当把表达的自由权还给学生,多一些欣赏和尊重,为学生乐于表达提供肥沃的土壤,创设便利的通道。

“思路提要”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

“过程揭示”

一、谈话导入,激情激趣

1.同学们,我们到今天为止,已经读了几本语文书了?

2.翻开我们的语文书,除了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知道这些故事都藏在哪儿吗?(成语中,课文里……)

二、创设游戏,寻找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在这一册(六年级上册)书中寻找故事,以自由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小组从教材中找到的故事总数最多,裁定为冠军组。

1.学生分组活动。

2.小组代表统计数字,并用一句话说出故事梗概。

3.评选出数目最多的小组。

4.学生从众多的选题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内容可写的故事来进行习作。

三、阅读链接,充实内容

刚才有的同学从课文中找到了可写的故事,比如说从《鞋匠的儿子》中得到启发,想写写林肯总统的其他趣闻轶事,但是只记得一些大致内容,怎么办呢?就需要我们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再来阅读。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2.交流搜集的资料,资源共享。

四、学生练笔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修改。

3.学生誊写习作。

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

1.装裱自己的习作稿纸,布置教室橱窗。

2.开展班级故事会,交流习作。

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翻开我们的语文书,除了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们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知道这些故事都藏在哪儿吗?

生:老师,能让我们先看看语文书吗?

师:当然可以啦!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只听到“哗啦哗啦”翻书的声音和学生的小声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吗?

生:好多课文中的人物都还有其他故事。比如:郑成功的故事,红军长征中的许多英雄的故事等等。

生:与课文主题一致的一些故事,比如与《爱之链》、《船长》等主题相同的故事,我在《读者》上面就读到过好多。

师:你很会读书,那么你今天写作时,就可以把这些故事穿插在一起写,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感受。

生:藏在课文中的民间传说。

生:我还找到了藏在古诗中的故事,比如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创作的原因等。

师:你的知识面挺宽的,老师为你高兴!

生:还有藏在单元练习中的一些故事呢!有的藏在成语中,有的藏在不被注意的知识点中……

师:好,找得非常仔细,也非常准确!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搜索大比拼”吧!

(教室里一片沸腾)

“评点”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们感受到童心在自由地飞扬,一个非常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同样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这就是“童真”,足以见得游戏和活动是小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因为它淡化了学习的“任务性”,却满足了学生的“娱乐性”。

此外,教师在本课中设置的游戏还极富挑战性,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也是让他们很感兴趣的。

(刘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