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小引(1 / 1)

“砰!砰!砰!”

在小兴安岭脚下阿不沁冰河上坐落的一个村庄里,随着震撼寒空的三声信号枪响,这个村庄里的每一幢房子都忽地生出了翅膀,整个村庄突然飞也似的朝远处跑去,刹那间,就沿着冰河隐没了踪影。

小朋友,你看到这里,准会挺纳闷儿吧?那村庄不长胳膊不长腿的,怎么还能会跑呢?那枪声又是怎么回事呢?是啊,这件事儿说起来是怪新鲜的,就是因为这个既不长胳膊又不长腿儿却会跑的村庄,才引出了这个复杂而又动人的故事哩!

说起来,那是全国解放后的第一个严冬,在小兴安岭脚下的阿不沁冰河上出现了一座冰帆乌力楞。在鄂伦春语里,乌力楞就是村落的意思。这个冰帆乌力楞里,居住着二三十户鄂伦春族猎民。每户猎民那低矮窄小的仙人柱(鄂伦春人的住室,用柱子搭成圆锥形,再用树皮或兽皮苫盖好)板底上都有两排会转动的小木轱辘。它的门口,都竖着一根高高的帆杆,待到扬起帆来,猎民手持撑杆,将那杆底下的铁尖尖扎住冰面轻轻一撑,仙人柱就会顺风“嗖嗖嗖”地跑起来。这时候,猎手神气地站在仙人柱前端,手持撑杆,眼疾手快地掌握着航向,那仙人柱会不偏不倚地沿着冰河顺风飞行。要是这二三十座冰帆仙人柱一起扬帆,一座接一座鱼贯而飞,就像一条巨龙,刹那间,尾巴一甩就没了影儿。倘若再遇上稍大一点儿的风呀,那个快劲儿呀,就甭提啦!汽车飞轮撵不上,骏马扬蹄也是干瞪眼……

这个鄂伦春部落的猎民为什么要住这会跑的冰帆乌力楞呢?原来,这一带常有地痞、惯匪和奸商出没,他们知道鄂伦春猎民猎技高强,家家户户都有些珍贵兽皮和山货,曾不止一次地抢劫过他们。这个鄂伦春部落里的头人寇哈泰绞尽脑汁,想出了让乌力楞会跑这一招儿。他派亲兵日夜站岗放哨,密切监督周围的一切动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发现有一点点蛛丝马迹,他立时鸣放三声信号枪。随着信号枪弹在天空炸响,那一幢幢仙人柱顿时扬起帆来,一个接一个有秩序地飞驰而去。

这阵儿,山外共产党领导穷人闹翻身的消息,对这个闭塞的小小游猎部落的猎民来说,是难得听到的。寇哈泰从鄂温克几个反动头人那里听说后,知道形势对他不利,便严严地把消息封锁了起来。

眼下,冰帆乌力楞里的猎民哪里知道,这次在后面跟踪紧紧追赶他们的这支小队伍,既不是地痞、惯匪、奸商,也不是欺压过他们的白俄兵、满清贪官污吏、日本鬼子、国民党,而是共产党派来的一支二十多名战士组成的解放军工作队,要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他们走出古老的原始森林,由游猎变成定居的半农半猎式的幸福生活。

这支解放军工作队的队员都骑着马,有的马上驮着棉帐篷,有的驮着粮食、炊具。他们冒着严寒,已经沿着阿不沁冰河追踪一个多月了。每次都是这样,刚刚看着冰帆乌力楞一点影儿,还没等再靠前点儿,一眨巴眼的工夫,整个乌力楞随着扬起的一张张冰帆,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可是,这支解放军工作队并不灰心,他们还是追啊,追啊……

小朋友,这个生动而曲折的故事,就是从解放军工作队追逐这个鄂伦春的冰帆乌力楞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