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八章(1 / 3)

第八章

功成名就

最后我觉得他自题的墓志铭也能表现出他的思想和语言特色,恕我不起来啦!——海明威海明威功成名就在巴黎的新生活

1921年12月22日,海明威夫妇到达巴黎。他们正好赶上了在欧洲的第一个圣诞节。把行李安顿在宾馆里后,夫妻俩就去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节午餐。

“来,哈德莉,为我们即将开始的美好生活,干杯!”

“圣诞快乐,亲爱的!”

虽然身处在异国他乡,但是海明威却十分兴奋。巴黎的酒菜十分丰盛,味道也非常独到特别,令他们回味无穷。

美中不足的是海明威低估了饭钱,结账时才发现口袋里的钱不够,哈德莉只好尴尬地坐在座位上,等着海明威回房间取钱来付款。

有过这一次的尴尬事情以后,海明威每次出门都多带了一些钱。对于刚刚来到巴黎的这对新婚夫妇来说,巴黎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潘多拉魔盒,总是在吸引着他们的眼球。

“好一个五花八门的城市。”他写信给舍伍德·安德森时说。他和哈德莉就像两个性急的密探那样沿街巡视。他们在穹形咖啡馆吃饭,没完没了地在罗浮宫参观,在拿破仑的墓边徘徊,在塞纳河畔各个书店里浏览。

海明威安排了一定的时间去观光,把白天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字,把他所看到的一切写成有条有理但不加修饰的真实报道。

白俄贵族如今在和平咖啡馆看门,带伤疤的公爵在驾驶破旧的出租汽车。法国人虽然打了胜仗,但仍不肯饶人,对那些德国兵咬牙切齿、恨之入骨,退伍士兵成了没有腿的乞丐,找不到工作,他们只剩下一枚战功十字勋章,因为这件东西在当铺里换不到法郎。

在巴黎,海明威看到了自己的年轻时代。这帮人是“纯粹的人的精华”,是被战争抛起和连根拔出的一代人。

他们没有目标,没有信仰。有的人自溺于塞纳河里,有的人在自己的顶楼服毒自杀。还有的人懒懒散散、无所事事,以此来窒息生命。

当时聚居在巴黎的各国艺术家们自发搞起了一个艺术家沙龙,沙龙的中心是一个名叫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美国女作家。

斯泰因女士的“玫瑰花永远是玫瑰花”的声誉已蜚声于海内外,她正在促进这个沙龙的发展。同当年的乔治·桑颇有相似之处,后者最著名的保护人和情人就是肖邦。

海明威的手提箱里小心地放着许多介绍信,最重要的是舍伍德写给斯泰因的一封,信上说,希望她能帮助这个“具有非凡才能的青年人”。

在战后时期,法国把各种形式的艺术都看做赤裸裸的和感情上的写实主义,后来便一头扎到精神上写实主义之中,探索意识流的写作方法和写实主义的绘画。

毕加索正在震惊着旧世界。这些新时代的开拓者都簇拥在格特鲁德·斯泰因周围。她对别人的鼓励和资助要比她自己的作用更有永久意义。斯泰因家下午和晚上的集会形成了当时巴黎的艺术中心。

海明威来到巴黎,为的是提高他所选定的一种艺术写作。他坐下来恭听格特鲁德·斯泰因及其朋友艾利斯·托克拉斯的谈话,还被介绍给这里常来常往的人。其中有许多都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的,只有少数算是成了名,其中包括诗人埃兹拉·庞德。

年轻的海明威是个记者,同时一心想要创作伟大和不朽的小说,所以初来乍到的海明威被他们新鲜的谈话给吸引和震慑住了。

他们的谈话吸引着海明威,但他插不上话,他只能坐在那里默默聆听。他们谈到什么意识流,谈到什么印象派,还有什么象征手法、写实主义,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很陌生,他得好好揣摩揣摩。

渐渐的,海明威揣摩出味儿来了。他觉得其中有可取之处,但也不能说全对。他在那儿听他们谈话时,心里自然有了取舍。

海明威在倾听斯泰因的独白时,总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尽情地欣赏了她收藏的绘画,在那些画家的作品中看到了他要用打字机表达的许多东西。

海明威在斯泰因的沙龙聚会上学到了很多,但是并非所有的观点他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比如说斯泰因最早提出过一个观念,说他们这代人是“迷惘的一代”。

这让海明威实在难以接受。他的确经历过一段痛苦的历程,他的确看见过巴黎那些经历了战争的灾难、至今仍无力自拔的一代人,但是要他承认自己迷失了方向,他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她的说法完全是危言耸听。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也许在许多方面受了伤害,但是除了那些死者、残者和已经证实的疯子外,如果说我们都迷失了方向或者受到了损害,那我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我们是迷惘的一代?不对。我们是坚强的一代。我们受过战争的考验。例如克里奎,他是一个真正的残疾人,但是他荣获了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虽然我们中的某些人没受过什么教育,但你还是可以信赖他们的。”

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迷失方向,海明威把自己打扮得像《多伦多明星日报》的董事长而不是个小记者。他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好一副坚强的男子汉模样!这样一个人哪能属于迷失方向的一代?

然而有意思的是海明威后来不但接受了这个观点,而且还对此大加赞赏,并且在他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的扉页上,开篇一句就是“你们都是迷失了方向的一代。”

渐渐地那个当代沙龙的第一阵冲击力不久就消失了,斯泰因再也看不到海明威的身影了。

他到巴黎来为的是写书,而不是来参加聚会。空谈出不了作品,写作总比谈写作有用。巴黎,整个巴黎,才是他的前院。

巴黎,这座塞纳河上具有神奇色彩的名都,数百年来,就是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的创作之地。

20世纪20年代初期,巴黎不仅是文化艺术中心,而且物价也相当便宜,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气氛,是文人向往的理想生活地和工作地。

当时,许多著名英文作家和法文作家都定居巴黎,这里还有数以百计刊登新兴作家作品的小型杂志。

在巴黎,海明威学习创作,广交文友,练习拳击,欣赏名画,外出旅行,过着清苦而又充实的生活。巴黎则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艺术上的熏陶,文学上的批评,为他成名、成功铺平了道路。

相关小说

运城名诗 纪实 / 连载
运城名诗
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编
大运之城精品丛书共五本,含《运城名人》、《运城名胜》、《运城名诗》、《运城名联》、《运城名产》。包括有古代先贤名人、文物古迹、景点名胜、著名诗作与楹联及特色名产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运城黄河根祖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点。本书对了解运城历史及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6万字2018-12-20
江青传 纪实 / 连载
江青传
叶永烈
本书描叙江青从“苦孩子”、“第一夫人”最后沦为阶下囚不寻常的一生。
30万字2018-12-20
走进红石峡 纪实 / 连载
走进红石峡
惠永明
本书对红石峡古迹文化的调查、考证、度量、核实、拍照、整理、研究,对红石峡的全貌进行了解读。全书依照摩崖石刻、小字幅题刻、碑记、石窟、红色会议等内容依次分别介绍。
5万字2018-12-22
目击天安门-(二) 纪实 / 连载
目击天安门-(二)
韩泰伦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119万字2018-12-20
萧红自传 纪实 / 连载
萧红自传
萧红
本书内容包括:家族纪事、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皮球五、镀金的学说、祖父死了的时候、家族以外的人、琐事闲记、弃儿、小黑狗、中秋节、欧罗巴旅馆、雪天等内容。
14万字2019-04-01
红墙档案(二) 纪实 / 连载
红墙档案(二)
韩泰伦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119万字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