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四章(1 / 3)

第四章

初次参战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海明威海明威初次参战明星报的见习记者

海明威坚决继续不上大学,也坚决继续不留在家中。他要出去,他要结束现在这种生活,他渴望一种全新的生活。

终归还是父亲知道儿子的心意,看说不动海明威,他就通过自己的弟弟,帮儿子谋得了一个见习记者的工作。

埃德的弟弟泰勒·海明威是一个靠经营木材发迹的商人,在堪萨斯城定居。他是《堪萨斯城明星报》的社论首席撰稿人亨利·哈斯克尔的挚友。亨利帮海明威找到一个见习记者的职位,同时兼做杂役——“高中刚毕业的小伙计”。

海明威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因为对他这样的身材魁梧、富有理想和壮志凌云的青年人来说,新闻工作和战争一样,都富有伟大的力量和刺激性。

而且,海明威之前在校园中就担任校刊编辑,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差事。他有热情,有干劲,因此他迫不及待地辞别父母前往堪萨斯城。

当时的堪萨斯城是堕落和罪恶的城市,在这个所谓“浑浑噩噩”的时代,这儿的妓院比檀香山还要多。

城里犯罪行为随处皆是,腐化堕落的现象处处可见,还有那些即将出国光荣参战的新兵在这里最后一次寻欢作乐,闹得乌烟瘴气。城市中贩毒、卖淫、凶杀等罪恶现象,给海明威这位初出茅庐的青年记者上了社会学第一课。

海明威应该庆幸,这次的工作让他遇上了社会中第一个真正教导他写作的导师。因为该报社的主编皮特·威灵顿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头子,也是海明威一生中遇到的最出色的高手之一。

要知道对于海明威这样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来说,能够称得上高手而且让他心悦诚服的人,可不多。

海明威来到报社的第一天,就被这个厉害的老头子逼着做苦力。在日后,他在寻求刺激工作的同时,也不得不被逼着接受一种全新的报社纪律约束。

报社的主编皮特·威灵顿一见到海明威这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就喜欢上他了,可是老头子的感情从不外露。

这个爱吸雪茄烟的、只用两个手指打字的、性情执拗的老头子非常厉害,他不但自己有一手,而且对他手下的人要求很严。

“你就是欧内斯特·海明威?”

“是的,先生。”

“干记者很苦,你知道吗?”

“知道。可是我不怕。”

“既然如此,你就试一段吧。不过我可有言在先,在我们这儿干,就得遵守我们的规定。全在这上面了,你好好看看吧!”

海明威接过一份小册子式的东西,翻看起来。这是一份报社独家的一套程式。这套程式经过试验,证明完全正确,神圣不可侵犯。它总共包括110条不得违反的规定:

第一条:要用短句。

第二条:要有明快的风格。

第三条:要切实可靠。

……要用动作词汇写。删去不必要的形容词。删去尚有怀疑的段落。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句子。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决不用两个字。不许写“黑色的乌鸦”,不许写“大的悲剧”……乌鸦都是黑的,悲剧都是大的,事故都是重大的。

“他们逼我们苦干”,海明威说,“特别是星期六晚上。不过我也喜欢苦干,而且喜爱所有的特殊工作和额外工作。”

“《明星报》的写稿规定像战争法规那样念给我们听。不许我们使用过时的俚语,用俚语必须是新的,崭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

尽管如此,海明威还是很喜欢这个工作,他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用自己最大的热情专心致志地把工作做好。

海明威自愿乘救护车和救火车前往凶杀案的现场实地观察。法院开庭审判时他坐在前排,然后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如实地报道城市的丑闻。

海明威是否报道过游园会之类的活动,当时没有记载。不过凡是与行动、暴力和灾祸有关的事情,海明威总是先到现场观察,然后才坐在打字机前写稿。

如同报社要求的文风明快有力、句短段小,强调新闻的新意、时效、准确和凝练一样,海明威的生活也充满了快节奏。

海明威早晨7时起床,8时赶到办公室,在市内到处采访,一直奔波到13时才会花20分钟吃一顿快速午餐,再一直工作到18时,等他回家时已是筋疲力尽。

在报社的同事们眼中,海明威无疑是一个正义感极强的人。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只要是牵涉到这类型的事情,海明威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有一次,海明威在火车站发现一个奄奄一息的天花患者。周围的人害怕传染,躲得远远的,没有人肯伸出救援之手。海明威毅然背起他,走出火车站,雇了一辆出租车把患者送到医院。

该报主编回忆起海明威这个18岁的见习记者时说:“他喜欢行动。派他到中心医院采访时,他有一个惹人生气的习惯,那就是一见有救护车要开出,他就要坐上,去看某种令人痛苦的创伤。事先也不通知报社新闻编辑部,擅离职守,他总是要亲临现场。我认为,这个特点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一直是很明显的。”

小说家兼编辑约翰·塞尔比补充说:“海明威总是钻到市立医院的住院登记处或者爬上救护车的后部。”

同时期和海明威同事的一位记者说:“海明威常常奔到现已迁到第十五大街和沃尔纳特街的第四派出所,同鲍斯威尔警长和其他一些人一起坐在警备车上出去。鲍斯威尔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很能造成一些使海明威觉得趣味无穷的令人激动的场面,这当然是报社新闻编辑室万万做不到的。”

确实如此,海明威经常光顾的有一个就是警察局。他和鲍斯威尔警长搞得很熟,甚至还配有正规的警用星号。

海明威热情积极地投身新闻工作,到处打听内幕新闻。他在青年时期以及成年后都富于幻想,喜欢冒险。

有一次,他刚巧遇上一场大火,当时,连消防队员们都很谨慎小心,他却钻入警戒线内,以便深入观察火情的发展。虽然他没有受伤,但是他的衣服被烧穿了许多洞。

海明威尽量遵循报社的规定去办。但是,删去不必要的形容词并不等于不能用形容词。他自认为必要的形容词还是得用上,否则那文章不就太干巴了吗?而且报道完事件,写点评论也是很自然的事。

可是威灵顿这老头儿又找上他了。老头把他叫进办公室,关上门狠狠地训了他一顿,说:“这是新闻报道,不是花边文章。写行动,用动词写,不要用形容词。诸如‘宏伟的’、‘灿烂辉煌的’、‘五彩缤纷的’、‘美丽的’等形容词,统统给我去掉。文绉绉的形容词在新闻报道中没有地位。要写事实,不要评论。何苦要把读者弄得气急败坏?”

海明威后来说:“这些就是我在写作方面所学到的最好的准则。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些东西。一个有才能的人在真正感受和如实描写他要表达的一件事情时,只要遵守这些准则便万无一失。”

诚然,正是威灵顿这种严格的要求,为海明威最终锻炼出自己独特的文体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在报社工作的这段期间,海明威写了13篇未署名的文章。这些文章预示了他在后来写小说时对拳击、犯罪、暴力、英雄行为以及自杀和死亡等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终于上战场了

1918年,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关键性的年份。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缓缓地落下了帷幕。这一年,年轻的海明威经过自己的艰苦争取,终于第一次踏上了他向往已久的战场。

相关小说

运城名诗 纪实 / 连载
运城名诗
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编
大运之城精品丛书共五本,含《运城名人》、《运城名胜》、《运城名诗》、《运城名联》、《运城名产》。包括有古代先贤名人、文物古迹、景点名胜、著名诗作与楹联及特色名产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运城黄河根祖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点。本书对了解运城历史及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6万字2018-12-20
江青传 纪实 / 连载
江青传
叶永烈
本书描叙江青从“苦孩子”、“第一夫人”最后沦为阶下囚不寻常的一生。
30万字2018-12-20
走进红石峡 纪实 / 连载
走进红石峡
惠永明
本书对红石峡古迹文化的调查、考证、度量、核实、拍照、整理、研究,对红石峡的全貌进行了解读。全书依照摩崖石刻、小字幅题刻、碑记、石窟、红色会议等内容依次分别介绍。
5万字2018-12-22
目击天安门-(二) 纪实 / 连载
目击天安门-(二)
韩泰伦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119万字2018-12-20
萧红自传 纪实 / 连载
萧红自传
萧红
本书内容包括:家族纪事、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皮球五、镀金的学说、祖父死了的时候、家族以外的人、琐事闲记、弃儿、小黑狗、中秋节、欧罗巴旅馆、雪天等内容。
14万字2019-04-01
红墙档案(二) 纪实 / 连载
红墙档案(二)
韩泰伦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119万字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