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3章 物理的加入(1 / 1)

升入初二上学期,要开始学物理了。这一开始对于邹希克来说,应该算一个好消息,因为邹希克在义务教育前几年里展现出来的状态,比较偏向一个理科男;他总的来说还是数学比较突出,语文和英语没有那么的优秀。初中的物理主要是学声光电热力五个部分,邹希克总的来说初中物理学得还不错,这一方面和物理跟数学比较挂钩,邹希克数学比较扎实有关;一方面和邹希克后来有在外面补习物理有关;还有就是邹希克比较勤学好问,且与初中物理不算难有关。

初二刚开始的时候,教邹希克的是一位姓牛的老师,他1米7左右,有点秃顶,课堂稍微有点闷,不过邹希克学得很认真。在牛老师教的整个初二阶段都基本跟得上。

整个初二先学了物理里一些常见的现象作为引子,然后就引入了声音现象来开始将同学们带入物理大门。邹希克喜欢音乐,又喜欢和朋友聊天,因此这个声现象对于邹希克很贴近。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不只是空气能传播声音,一些固体物质比如骨头也能传递声音,因此贝多芬耳聋了还依旧可以通过骨传导作曲。

然后是光现象,无论是凸凹透镜,还是光的折射和反射,还是光速,都带领邹希克走进了一扇视觉世界的大门。尤其是光的色散,光通过三棱镜被反射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彩的知识,让邹希克感觉很奇妙,为他以后学习影视埋下了伏笔。

然后是一些物质的质量与密度公式。mu003dρ×v的公式一直牢牢地印刻在了邹希克的脑海里,邹希克对自己的定位是好学而日参省乎已,这为他了解一点水上知识,多少能看懂一点海上战争和贸易而奠定了基础。

然后是物态变化,且不论固化、液化、汽化,大量的物态变化的题目对于逻辑都有很强的训练能力,在那些放热和吸热中,邹希克更加懂得了大自然的奥妙。

后面的电流与电路是邹希克整个初二阶段最喜欢的内容。电压、电流、电阻三项指数的互相转换,以及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让邹希克非常渴望懂得电的奥秘。

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邹希克考了90多分,是全班的前几名,整个初二的物理知识邹希克都是比较精进的。

到了初三,学力和电磁波的时候,一开始邹希克感到了一丝困难,因为他有点不适应新来的老师。

初三物理主要学力和电磁波和简单机械。力涉及受力分析图,后来邹希克到了高中物理有点跟不上,有部分原因就和这个受力分析图有关。但是初中阶段他学的还是挺好的。

电磁波涉及切割磁感线和左手原则与右手原则,当时会常常有一个好玩的画面,就是考场上突然出现很多同学在握拳。

简单机械也很有趣,一些力臂、杠杆、动能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邹希克在这部分学得还不错。

初中物理教会邹希克最多的,就是用一种科学的视角看待世界。虽然科学不是万能的,而且科学也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科学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千万不要小看这一部分问题,就是这一部分问题,铸就了我们的世界最近这几百年的突飞猛进。

好了,讲完了新加的物理,后面邹希克又有什么故事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