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甘蔗:节节攀登,步步高升(1 / 1)

甘蔗在我国来由已久,但据考,它的原产地是印度或新几内亚,大约在周宣王时期传播到我国南方。据史料考证,“蔗”这个字是出现在宋代,所以在宋代之前,“柘”就是甘蔗的意思。到了宋代,我国南方各省甘蔗种植已经十分普遍。关于甘蔗的发现,让世人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亚历山大东征印度的时候,手下一位将领是这样叙述甘蔗的:印度生长着一种没有蜜蜂就可以产生蜜糖的草。后来,甘蔗随着殖民掠夺和文化交流传播到了任何可以种植的地方,当然也包括中国。

关于甘蔗的趣事儿,当数“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了。顾恺之作为晋代最著名的画家,犹爱吃甘蔗。但他每次吃甘蔗的时候都跟常人吃法完全相反,他每次吃的时候,都是先从甘蔗梢儿吃起,然后慢慢吃甘蔗头儿。见此,人们都问他为什么这样吃,顾恺之答道:这样吃才能渐入佳境呀!意思就是这样吃才能越吃越有味道。现在经常用“倒吃甘蔗”来形容一些事物渐渐进入美好的状态。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写道:诸柘巴且。诸柘的意思就是甘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甘蔗产于南方一代,得之不易。还有就是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率兵抵达山西时,唐代宗为表示对他率兵出征的犒赏和慰问,特意赏赐给他二十根甘蔗。

甘蔗有着很大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蔗,脾之果也,其浆甘寒,能泻火热。煎炼成糖,则甘温而助湿热。蔗浆解酒,自古称之。”甘蔗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等功效。有关甘蔗能治病,还有一则故事。过去,大团有个染坊师傅是常州人,有一次,他得了暴发性巨热病,这个病在当时被认为不治之症。四处求医未果,听说苏州有个叶天士,就去找叶天士看病。叶天士诊断过后,把他留下来关进了杂物间。杂物间里堆满了一捆捆甘蔗,床铺就摆在甘蔗的旁边,床上只有两条被子。夜里叶天士的家人来送饭还把门给锁上了。就这样过了一个礼拜,叶天士的家人才来开门,只见到屋中一地的甘蔗渣,那堆在屋子里的甘蔗基本上都被咬了,常州师傅看见有人开门就匍下来跪在地上,感谢叶天士的救命之恩。看到这儿不禁会疑问,问什么要感谢他呢?原来,叶天士知道这暴发性巨热病发病期间的症状是看见什么就咬什么,常州师傅在被关起来的当天就发病了,加上屋子里只有甘蔗,于是就一直啃咬甘蔗。因为甘蔗具有清凉和解毒的作用,一个礼拜下来,常州师傅的病也就慢慢被治愈了。甘蔗的药用价值在这篇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甘蔗为节状食物,可与竹子类比,含有节节攀登、步步高升的寓意。还有一层寓意,就是家庭吉祥和谐的含义。因此很多地方的传统婚俗中就有关于甘蔗的礼节。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在两旁放置甘蔗。因为甘蔗是一节一节的,代表着女方是有节的女子,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人。同时这也是娘家给夫家的许诺,寓意着有头有尾,代表这段姻缘不会半途而废,会有头有尾。这是娘家对女儿的祝福。甘蔗味甜,象征着婚姻会幸福美满、甜甜蜜蜜。新婚夫妇结婚不久,岳父母要举行“请仔婿”仪式,宴请亲朋好友,然后把女婿请回家悉心款待。宴会结束之后,送女婿回家时,岳父母按俗规把一对甘蔗用红绳包扎,让女儿和女婿带回家中,寓意往后的日子,过得像甘蔗一样节节甘甜。

此外,南方一些地区过年吃甘蔗,寓意吉祥和谐。过年是一年的结束,一年的开始,在过年时吃甘蔗代表着一年从头甜到尾,预示着你的这一年将会气韵畅通、幸福安康。还有“春种甘蔗一节,秋收甘蔗一捆”的说法,这个是取“发”之意。代表着在将来的这一年里会发财,有好气运。同时在选购甘蔗的时候一般都是成双地买,因为甘蔗形似光棍,寓意不好。当然在不同的地区可能甘蔗的寓意会有所不同,但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丝毫不减。

相关小知识

红糖:指的是带蜜的甘蔗成品糖,因为没有经过高度精炼,因此,红糖中几乎保留了甘蔗汁中所含有的全部成分。就中医的角度而言,红糖性温,味甘,入脾经,具有活血化瘀、暖胃健脾、补血益气的功效。红糖属性温和,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的方式,来起到补血益气的功效。相较之下,虽然白糖味甘,然而性平,色白,故而其补血的效果远远比不上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