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前言(1 / 1)

“吉祥”从字面的解释来说,就是“吉利”与“祥和”的意思。古文献中记载“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解字》中说:“吉,善也”,“祥,福也”。也就是说,吉祥是一种好兆头,只有凡事顺心如意、美满幸福,才称得上吉祥二字。人们趋吉避害的心理在吉祥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吉祥物、吉祥符号、吉祥图案等就是人们数千年来创造并延续下来的表达美好心愿的最佳载体。

吉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盼望,这就像鱼离不开水,鸟离不开天空一样。因为期盼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这种吉祥意识是人们千百年来最执着的追求。吉祥意识决定了人们对吉祥符号和图案的选择,人们相信需要借助吉祥来驱赶厄运、消灾灭害、保佑平安,这样生活才会幸福美好、富贵荣华。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用符号图画寄托精神上的需求,敬拜图腾求得心理安慰,因此图腾是最早,也是最特殊的吉祥物。在原始社会中,某一种图腾符号可以代表某一家人,从而把整个原始部落凝聚成一个氏族,用崇拜图腾来祈求吉祥平安、氏族兴盛,因此图腾符号发展成为氏族的保护神,更是吉祥的象征和寄托,是一个民族最初凝聚力的重要

标志。

吉祥的语言和图案,不论是对于正统华夏文明的传承更替,还是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回溯我们民族的历史,你会发现寓意吉祥的元素、图案、纹样无处不在,并且不知经过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想象力,一次次修改、提炼和发展,才凝结成现今这些富有生命力的成果。

本书详细介绍了吉祥文化在饮食、装饰、节庆、婚嫁等诸多领域的表现,挖掘了吉祥文化背后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展示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伦理情感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