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与众不同(1 / 1)

人都希望能活得与别人不同,至少比人好一点,比人高一些,所谓活得“与众不同”。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与众不同”呢?略述如下:

一、自己是一个爱护家庭的人:每个人都是家庭里的一分子,是家中的分子,就要爱护家庭。家不是哪一个人独有,是全家人共有的,就如同在一艘小船上,风雨行舟,大家要同舟共济。家庭里的每日三餐,我不煮菜,至少会帮忙捡菜、洗菜,或是摆摆碗筷;家中的房舍建筑,我不会维修,至少能扫扫地,擦擦玻璃;家庭的经济情况,我不能赚大钱,至少每月有正常的薪水收入,以补不足。每个人都要为家庭付出,不能只有天天享受家人的供养;一个人能够“齐家”,才能进而讲到“治国”、“平天下”。

二、自己是一个嗜好读书的人:自己爱好读书,成为一个书香人士,甚至带动家人读书,成为书香家庭。家庭里,酒柜不值得向人炫耀,能有丰富的藏书,不管史书、哲学、文学,都能让家中充满书香味。尤其家庭里若有同龄、同辈的年轻人,大家可以就共同的兴趣,研读共同的书籍。或者为一些幼龄儿童,讲说一些忠孝节义的故事,如此不但利益别人,同时也勉励自己精进用功,不断进步。

三、自己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人:人都喜欢讨便宜,不肯吃亏,其实人格、道德,要在吃亏中才能增长。共同做事,自己做粗重一点的;上班时间,自己多花一些时间,多做一些工作。分享利益时,让别人多得一些;有了升迁机会,让别人先来。看起来这些都是吃亏的事,实际上能吃亏,才能讨大便宜。所谓圣贤,不就是一生都肯吃亏的人吗?

四、自己是一个勤劳助人的人:有的人“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这样的人怎么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呢?高山,是由一堆堆的土累积起来的,人格也是要靠点点滴滴的累积、助长,才能成其高。有志于服务乡里,能做村里长;有志于服务地方,能做乡镇长;能服务国家,甚至全世界的人,才能成为地球人。

五、自己是一个公正讲理的人:一般人不知道“理”是公平的,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就没有理。自己的家人都对,外人都不对,这也是不合理。自己所接触的同乡、同学、同门,都是对的,别人都不能相比,这也于理无据。理都站在自我的一边,不能公平、公正,就是无理。有人说,手膀子都是往里弯,这种想法在一般愚夫愚妇可以,如果是一个社会的公众人物,不把道理摆平,就无法令人信服。我们常见一些老师、家长,对自己的子弟护短,则其将来的前途如何,可想而知。反之,有的子弟在学校受到老师责罚,回家后父母责骂之余,甚至还会到学校请老师严格管教,这种子弟多数能成才。可见自省、自责、自我要求,才合理,才能成器。

六、自己是一个能够忘我的人:“我”是自私的,是无明的,“我执”重的人,往往昧干事理,不能成其大。社会的成就,要靠每个人都能忘记自我,凡事大众优先;能够忘记自己,社会第一,才能活得与众不同。所以,要想活得“与众不同”的人,必须学习以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