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盲聋瘖哑(1 / 1)

人间最不幸的人士,就是育聋瘖哑,即使在佛法里,也讲究“六根具足”;眼耳鼻舌都残缺,就表示六根不全,因此列为残障人士,让人同情。但是,六根具全的人就必然是好事吗?

在佛教里,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又称为“六贼”,这六个东西像盗贼一样,聚集在人体的村庄里为非作歹。

过去孔老夫子就提出警告,眼睛要“非礼勿视”,耳朵要“非礼勿听”,嘴巴要“非礼勿说”。当然,非礼就不可以要。中国的禅师更进一步说“眼不见为净”,所以要闭起眼睛,不看外境而看内心,耳朵不听外面的杂音,而要听“只手之声”,要听“无声之声”。

维摩居士“一默一声雷”,沉默比雷声更响,所谓“无言胜有声”,甚至喊出真正的修道者,要远离语言文字的思维。禅师们大智若愚,装聋作哑,不靠眼耳鼻舌的见闻觉知,他要靠“一悟天晓”,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现在我们看世间的盲聋瘖哑,其实只要点亮心灵的灯光,也能了知世间的过去、现在、未来,又何尝盲聋瘖哑?真正的盲聋瘖哑,其实不是六根不具的人,而是下列所提之人:

一、对世间苦难视而不见,是为盲人:真正的盲人,其实不是眼盲的人,而是那些虽有眼睛,但对世间的苦难,对世间的缺陷,对悲惨世界里许多嗷嗷待救的老弱妇孺、苦难人士,他都视而不见,或是见了而不能生起慈悲救护之心,这些睁眼瞎子,才是真正的盲眼之人。

二、对真理名言听而不闻,是为聋人:正的聋人,不是耳朵听不见的人,而是那些整天听些靡靡之音,听人高呼万岁,听人赞美之声,却听不到世间无奈的呼号声,听不到伤痛的呻吟声,听不到待援者求救的声音。尤其有些耳根灵敏的人,不喜听道德之音,不喜听人间的善人好事,对真理之声完全不能入耳,这才是真正的聋人。

三、对诸法实相避而不说,是为哑人:有口可以发出声音,但是那些声音如果都是妄言、恶口、两舌、绮语,这种声音有什么好呢?自己能言善道,但尽说一些无聊的话,都是吟风弄月,毫无意义,所以佛光会提倡: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只是,说好话毕竟不容易,东晋名士习凿齿访问道安大师,道安大师一见问道:“请问尊姓大名?”对方回答:“四海习凿齿!”意谓四海之内,谁不知道我叫“习凿齿”呢!之后习凿齿反问:“法师叫什么大名?”道安大师轻描淡写:“弥天释道安!”意谓你既是四海之内习于口舌之争,则须普天之下都信仰佛教,才能平安。所以,对佛教的真理,要能宣扬,要能说好话,才是真正有口之人。

四、对佛法三学修而不行,是为跛子:六根俱全的人,当然不是盲聋瘖哑;不过,不看世间悲苦相,不听世间呻吟声,不说世间正直语,这是真正的残障人士。尤其对佛法三学不能实践,放着“八正道”不走,这就如同无脚的跛人,不能走出人生的光明大道,这才是真正的盲聋瘖哑,才是真正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