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儿女不是父母的奴隶(1 / 1)

儿女不是家庭的奴仆,儿女是国家、社会的人才。

我一生提倡孝道,对于母亲虽然不敢自称是孝子,但也尽量孝顺奉养。佛教中,目犍连尊者到地狱里救母,为人称道;释迦牟尼佛为父担棺,为母亲到忉利天说法的事迹,更传为美谈;佛经中更时有强调孝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佛教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宗教。

四十几年前,台湾澎湖有一名十七岁的女孩,才思敏捷,辩才无碍,可以登坛传教说法。见她颇有才气,觉得值得栽培,我鼓励她到佛光山就读佛学院,但是她的父亲却以照顾重病的祖母为由,不愿意让她离家求学。她也心甘情愿,无微不至地照料祖母直至往生,但时间却已逝去近二十年了。年已三十五六岁的她,我仍然鼓励再去读书进修,然而她的父亲却又希望她留下来,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婶婶。就这样,她的一生在照顾两个病患中度过了!

家庭里的老人和病患,需要给予关心照顾,但应该是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儿女不是家庭的奴仆,儿女是国家、社会的人才,父母有义务培养儿女,儿女也有义务孝顺父母,但是不能把家庭的所有问题,让一个孩子来承当,埋没他们的一生。

由佛教的观点来看,孝顺分为三种层次:一般的甘旨奉养父母,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涂辗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所以,我们要将孝顺的意义与层次提升、净化,让孝道更合理、合法、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