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二(1 / 1)

神秀师常见人说,慧能法疾直指路。秀师遂唤门人僧志诚曰:汝聪明多智!汝与吾至曹溪山,到慧能所礼拜。但听,莫言我使汝来!所听意旨,记起却来与吾说,看慧能见解与吾谁疾迟!汝第一早来,勿令吾怪!

志诚奉使欢喜,遂半月中间,即至曹溪山。见慧能和尚,礼拜入即听,不言来处。志诚闻法,言下便悟,即契本心。起立即礼拜,白言:和尚!弟子从玉泉寺来。秀师处不得契悟,闻和尚说,便契本心。和尚慈悲,愿当教示!

慧能大师曰:汝从彼来,应是细作。

志诚曰:未说时即是,说了即不是。

六祖言:烦恼即是菩提,亦复如是。

佛门奸细

神秀常听人说慧能的禅法快捷便利,很想了解一下,于是找来门人志诚说:“你小子很聪明,这样吧,你到曹溪山跑一趟,拜望一下慧能,听听他的禅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回来告诉我,看看我们两个的禅法到底谁更牛!千万记住哦,到了那边可别说是我派你去的!”

志诚领了重任,欢天喜地奔向曹溪。见到慧能,礼拜一下就专心听讲,也不说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但听着听着就出事了。

实在是慧能讲得太好,顿悟法门一下子就让志诚顿悟了。顿悟之后的志诚再也不顾师父的交代,站出来把自己的来龙去脉一讲,又说:“我在神秀那边这么久了都没开悟,到了您这儿才听了一耳朵马上就开悟了。愿您大慈大悲,再多给我辅导辅导。”

慧能说:“哎呀,原来你是个奸细!”

志诚一脸无辜:“我不是奸细!”

慧能问:“为什么不是呀?”

志诚说:“在没说出来历之前我是奸细,可我主动把来历交代了,就不算奸细了。”

慧能这时候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所谓烦恼即菩提,也是这个道理。”

这段记载很有趣,慧能最后那句开示也很巧妙。顿悟法门就是这样,烦恼和菩提只在一念之间,佛与凡夫也只在一念之间,只要一念灵光就可以顿悟佛心,解脱成佛。

但这件事是真是假却很难说。和尚向来都有云游四方的传统,到各个庙门里拜一拜,听听讲,交流一下,都是很正常的事,没有说派奸细搞侦察的,也没有说指认别人是奸细的。在慧能当时,更没有和神秀之间出现这种教派明争暗斗的场面。所以这一段经常被学者们视为慧能徒子徒孙的造假,为的是贬低神秀、抬高慧能。这段结尾处称慧能为“六祖”,大约可以从中推测出成文的时代和作者的派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