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生活的美学(1 / 3)

所谓生活质量,是讲究生活的规律、环境的整洁、家居的安宁、居住的安全、饮食的正常;每家人士和谐友爱,社会活动安详有序,工作定时,忙闲适中,晨起晚睡,皆有规律。

慢慢来

在凡事讲究快速的现代社会,每个人的脚步都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分秒不停地向前奔驰。可是在追求快速的同时,有时也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一些负面效果。例如,科学家发明高空快速飞机,因为响声太大而被勒令停止;摩托车取下消音器加速行驶,也是因为噪音太大而遭到取缔。

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所谓“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间万事都有它的平衡之道,“慢慢来”是对治速成之弊的重要法宝。关于“慢”的好处略述如下:

一、慢工可以养艺。古语说“慢工出细活”,所以“精雕细琢”就是要靠慢工慢慢来。一些药效迅速的特效药,也要经过大药厂经年累月的试验;农作物的改良,也是经过多少农业专家长时间的苦心试种培植;很多伟大的工程,都靠慢工成就。扬州有一位妇女,花了六十年的时间,用头发绣了一尊观世音。我曾亲见澎湖一位小姐,花了五十年岁月,只照顾了两位病人。看起来她们的成就有限,实际上她们自我的生命都已经永垂不朽了。

二、慢跑可以养生。现在医学证明慢跑可以养生。长跑、快跑,只适合少数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大显身手,一般真正的养生,要靠慢跑。老虎虽然凶猛,只能三扑;乌龟慢走,但可以从早到晚,持续不停。天空的云朵,快速聚拢,但也快速消散;潺潺的流水,可以细水长流,终年不会干涸。因此,慢跑可以养生,值得推广成为全民运动。

三、慢言可以养量。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但是有的人拙于言辞,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也有的人好发议论,喜欢高谈阔论。所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语言的得失,其影响之大,人人知道。只是一些好发表高论的人,不善克制自己,不能忍之于言者,很容易随性发言,很多话不经思考就脱口而言,一旦惹出麻烦,才来悔不当初。其实这是个有声的时代,不能不发言,不能不表达;但是噪音、杂音为人所不喜,所以发言要有所节制,尤其要讲究内容。假如能慎言,不但能表现自己的涵养,而且可以增加语言的分量与重要。对于好言者,沉默是金,慎言养量,不能不思之。

四、慢活可以养寿。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速,每天都是分秒必争地向前冲,由于紧张、压力,造成许多现代文明病。假如能把生活步调放慢一些,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可以慢慢来;开车不要超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讲话不要像机关枪、连珠炮,可以慢慢地表达。平日生活里,不要有太多的赶场,不要完全为别人而忙,有时也要为自己而活。思想反应不要太快,何妨迟钝、笨拙一点。每事不一定都要跟人竞赛,也不必每日加班。经年累月不休假,即使机械也会磨损,何况血肉之躯更要保养,因此现代人要想长保身心健康,慢活不失为养生之道。

·佛光菜根谭·

唯有爱惜力量、养深积厚,才能蓄势待发,实现理想;

唯有爱惜众缘、尊重包容,才能群策群力,共成美事。

不急不急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提出为我立传的请求时,佛光山的弟子们都不赞成,我自己也不想要。但是基于社长高希均教授与我多年来的情谊,也只好勉强答应。高教授派符芝瑛小姐负责撰写编著,记得符小姐第一次与我会面时,冷冷地说道:“我不是佛教徒,也不会信仰佛教,今后两年,我将会出现在您的身边从事采访的工作。您不必管我,因为我只是在工作而已。”我感受到这些话带来的压力,可是想想,既然答应别人为我立传,就要有勇气将自己摊开在阳光下,毫不隐瞒地接受别人的审核。两年后,在西来寺的皈依典礼中,赫然发现符小姐竟然也夹在信徒当中。结束后,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改变主意了,她坦然答道:“我等不及了!”最初在她写《传灯》前,我认为符小姐没有人情味,但是后来,我觉得她是一个很有慧根的人。

我们要在这个世间生活,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退让”。退让的诀窍,至少有如下八个方面可以实施、应用:

一、不急不急,礼让第一。根据统计,十次车祸九次快,所以在交通安全的规则上有说“不急不急,礼让第一;让一步路,保百年身”。行车要互相礼让,尤其对面来车,更要礼让,否则别说两车对撞,就是两车擦撞,都可能车毁人亡。

二、不急不急,安全第一。过去的人在外行船走马,遇有盗贼出没,或是洪水急流等危险的地方,总是小心谨慎,所谓“不急不急,安全第一”,人生不在争取那么一刻、一时、一次,无论做什么,人生多的是机会,所以不急不急,你有安全,才有未来。

三、不急不急,谦虚第一。做人处事,遇有利害关系时,不要看得太严重,各种是非得失,也不必太认真。和人相处,不要凡事计较,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得面红耳赤,彼此剑拔弩张,应该懂得“不急不急,谦虚第一”,在适当的时候谦虚退让,才能安全。

四、不急不急,守法第一。生活里,我们希望凡事要快、要顺,但有时候守法很重要。例如,盖房子要申请执照,政府法令要求这里要加个柱子,那里要加根栋梁,你要照做,不要为了图快,反之欲速则不达,所以要“不急不急,守法第一”。

五、不急不急,耐心第一。现代的人出门在外,经常塞车;买个东西,总要排队。这时都要耐心等候,不能着急。甚至打个电话,叫商店外送餐饮,再怎么快,都要时间,你不能着急。所以“不急不急”,你要有耐心,才是第一。

六、不急不急,大众第一。世界不是我一个人的,还有社会大众。做任何事,我希望捷足先登,别人也要快一点达到目的;我要即刻完成,别人也希望加速成功。有时候,我们和大众走在人生的同一条路上,只有谦让,别人才会对你有好感。尤其在人群里,唯有“不急不急,大众第一”,才能相安无事。

七、不急不急,妇孺第一。过马路时要礼让老弱妇孺,坐公车时也要让座给老弱妇孺,乃至有吃的、用的都要老弱妇孺优先。我们先尊重老弱妇孺,凡事“不急不急,妇孺第一”,继而养成以“别人第一”的性格,在社会上创业就容易成功。

八、不急不急,伦理第一。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尊重伦理关系。例如,吃饭时,长辈父母先吃;坐位子时,师长前辈先坐。凡是有什么优待的机会,都能尊重伦理,不逾越分界。懂得“不急不急,伦理第一”,这是做人的根本。

综上所说,不急不急,和谐第一;不急不急,和平第一。如果我们的生命能因“不急不急”而得到安全保障,只要能多活一天、一年,就可以多做许多事,何必急于一时呢?如果为争取分秒而失去一生,多么划不来啊!

·佛光菜根谭·

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

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

取舍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个珠宝商正为国王穿珠,见到一比丘前来乞食,就入内取食;不料,珠子从桌上滚到地下,被一只白鹅吞了下去。珠宝商出来后,不见了珠子,误以为比丘窃取,以竹杖鞭打比丘,比丘什么都不说,默默挨杖鞭。直至身上血流溅地,白鹅引颈舐血,珠宝商盛怒,一棒将鹅打死,比丘才说出珠子被鹅吞食。珠宝商遂杀鹅取珠,并向比丘忏悔。当问明为何不事先说明原委时,比丘说道:“我若说出鹅吞去珠子,则鹅命将难保;现在鹅已被打死,我才说出真相。”

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都有我要、我不要,在取舍之间要做抉择。我们一生当中,也有多少关于自己的前途、名节,理智上是取是舍,也都在要与不要之间必须有所拣择。人生其实时时都在取舍之间,关于人生的“取舍”略述如下:

一、伦理上的取舍。我们在家庭里,有父系的伦理与母系的伦理,另外社会上有社会的伦理、工作的伦理、朋友之间的伦理。这些与我有关系的人士,我对他们要取要舍,应该到什么程度?例如,父母和儿女同时受灾难时,你是先救父母,还是先救儿女?所谓取舍之间,有轻重缓急,你养成习惯以后,遇到伦理感情上的是非得失,应该就懂得如何处理了。

二、法律上的取舍。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在两旁没有警车监视的情况下,你的车速是遵守规定,还是超速?这就考验你平时守法的精神。因为人都有侥幸心理,“人家不知道”“我只做这一次”;但是,在法律上万一你取舍不当,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三、利害上的取舍。一般人,凡是对我有利的,就是我所要的;于我不利的,是我所不要的。当然,取我所要,舍我所不要,人情之常。但是,如果一件坏事,是对你有利的,你应该做吗?一件好事,对你是不利的,你应该拒绝吗?所以,你是不是自私?是否以自我为中心?是否自我主义者?在利害取舍间一试即知。

四、情义上的取舍。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看金钱多少决定自己帮不帮忙,所谓“银货两讫”。有时候金钱之外还有友谊的关系,还有交情的关系,还有道义上的关系,你是应该给予帮助还是加以拒绝?人与人的关系,除了金钱之外,如果能注意到还有情义上的、道义上的、因缘上的关系,人的品质,就能在取舍之间不断升华。

五、善恶上的取舍。一切事情有大善大恶,有小善小恶,有不善不恶。有的看起来是善,实际上是恶;有的看起来是恶,实际上是善。例如,警察取缔违法,看起来是不近人情,实际上维护社会秩序是尽责;父母打小孩,看起来打骂过分,实际上是出于“爱之深,责之切”。所以,吾人的心中每天就是在善恶里翻滚,所谓“天人交战”,你在善恶上如何取舍呢?

六、正邪上的取舍。行为、思想、语言,只要表现出来,别人就会用正邪、善恶、好坏来评鉴你。社会上所以纷乱就是因为善恶、正邪不分。明明是一个欺骗的行为,行的是邪事,但他用美丽的语言或假借宗教的名义来行之;明明言语不当,但是他认为用邪行能使你畏惧,使你忌讳。社会上正派的人很多,但因为他不能像商业一样,在脸上挂个正字标记;社会上的邪人邪事也很多,但也不能一一拆穿。正邪之间,就靠你的智慧去辨别、取舍了。

·佛光菜根谭·

人的苦乐,不少是由他人引起的。

肯惠施快乐给别人,不但自己能离苦,

往往也能得到快乐的回馈。

不后悔

有一学僧向云居禅师请开示如何不懊悔。云居禅师说,通常人有十种后悔,只要把“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这“十后悔”是什么?一、逢师不学会后悔;二、遇贤不交别后悔;三、事亲不孝丧后悔;四、对主不忠退后悔;五、见义不为过后悔;六、见危不救陷后悔;七、有财不施失后悔;八、爱国不贞亡后悔;九、因果不信报后悔;十、佛道不修死后悔。能把“不”改为“要”,即“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有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就能有一个不后悔的人生。

你后悔过吗?后悔,令人懊恼,令人遗憾,令人伤心,令人难以追补,可是,人却经常后悔。假如一个人可以多方考虑,思想周密,就不容易后悔。怎样有一个“不后悔的人生”,有四点意见提供:

第一,有所发言,必庄重。无论你在什么地方讲话,都要庄重不要轻佻发言。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假如你的态度诚恳、真实,庄重地发言,自然不会引起他人的误会,事后就不会后悔了。

第二,有所措施,必筹谋。人生无论做什么事,总要有个预先的计划。你必须先有个筹划、商量。你把它安排个一二三四,有了步骤,有了程序,有了因缘,有了内容,这样就不会匆忙决定,做起来就不会懊悔。

第三,有所决断,必咨询。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常常要有决断。做还是不做呢?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好?要做大还是做小?不管你怎样做,都必须要向上级咨询,或者和部下会议商量,如此你所有的决断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赞助,否则一意孤行、独断独行,没有人拥护你。

第四,有所过错,必承担。人难免有思考不周的地方,假如所做的事情有过错了,你赶快自己承担起来,“这是我不对”“这是我不好”“这是我不应该”,你能够这样诚恳老实地承担责任,别人也会给你安慰,提供你意见,协助你解决,后悔的程度就会减到最小。

·佛光菜根谭·

勿以己之长,而显人之短;

勿因己之拙,而忘人之能。

“活”的意义(一)

有僧问洞山禅师:“寒暑来时,如何躲避?”洞山答说:“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再问:“如何是无寒暑处?”洞山道:“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僧反驳道:“你不是说到一个既不寒又不热的地方,为什么又寒杀热杀呢?”洞山终于明白:“寒冷时用寒冷来锻炼你自己,热恼时用热恼来锻炼你自己。”

常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活在人间?如果人生连“活”的意义都不了解,那就活得没有意思了!活,就是生命的意义。活,就是要动,所以要办活动。要活,就要能动;动,就要和时代共同启动,和人类共同活动,所以每个人都要知道“活”的意义,如此才能动员起来。活的意义是什么呢?人到底为何而活呢?

一、为求学而活。人在幼年时,不只为了喝奶水、吃糖果而活,也为了长大而活,为了求学而活,为了读书将来孝养父母而活,为了在社会上成功立业而活,甚至为了普利天下而活。人生要活在希望里,要活在未来里;有未来才有希望,有读书才能成“人”。

二、为生计而活。人之生,就是为“活”而生,不是为“死”而生。有的人一天到晚希望“了生脱死”,如果生活都不能解决,如何了生脱死呢?所以活的目的就要先讲究生计。我有家庭日用的计划,我有谋求衣食温饱的计划,我有利济群生的计划。我不但要有个人生存的计划,还要有安顿亲人生活的计划,甚至要有社会发展的计划,要有国家强大的计划。人类要谋生,就要为活着做种种有益的计划。

三、为服务而活。人的活命,不是只为一己之生存,人活着要扩大活的范围,扩大活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就是要为大众服务。人与生俱来,就有自私的习性,但是自私的生活只有萎缩、渺小、狭隘。广义的“活”,就在服务。过去的历史人物,为人所歌颂、赞叹,都是因为他有服务的性格;今后的时代、社会,必定也是一个服务的时代与社会。现在的服务业非常盛行,交通、餐饮、旅游,都是服务业,未来必将扩及金融、养老、育幼、医疗等,都是无国界的服务业。

四、为修道而活。人活着,也不能只是一味地、茫然地只为苟且偷生,做个行尸走肉之人。人活着,应该要为学、为道,所以在为学、为人之外更要为修道而活。人所以要修道,就是要提升自己、规范自己,要让自己因信仰而超凡入圣,这就是活着最大的意义了。

五、为救世而活。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规划人生:你是为一人而活呢,还是为一家而活呢?你是为一国而活呢,还是为世界众生而活呢?假如你是为世界众生而活,就要努力谋求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乐,就要为社会和谐、众生普度而牺牲奉献。尤其要发愿,我是为救人而来活着,我是为救世而来活着;舍去救人救世的慈心悲愿之外,世间还有什么呢?

·佛光菜根谭·

世故不宜太深,太深则生趣索然;

感情不宜太浓,太浓则难能持久。

“活”的意义(二)

张姚宏影是伯爵山庄负责人,事业遍及世界各地,一通电话可以遥控各地的业务,能把事业做到这样的程度,真是女强人中的女强人。1994年会面时,她曾说:“19年前就问过师父,什么时候我才能学会放下,今天我自己终于悟了——今天活着,什么都是我的;明天一口气上不来,什么都不是我的!”我告诉她:“今天做好,是你的;明天不在了,也是你的,要做到这个地步,你就成功了!”

21世纪有一个热门的新兴学说为人所重视,那就是“生命学”。生命学最大的意义,就是要“活着”。人要活着,才有意义;人要活着,才有作为;人要活着,才有语言、文字,以及各种文化的产生。假如生命不能活着,一堆枯骨、一座墓园,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活着,也要讲究道德、人格、奉献、欢喜,假如活着没有感觉自己的生命不断升华,对别人也没有任何贡献,那么又为什么要活着呢?所以试论“活着”的意义有四:

一、有的人为自己而活,太自私了。当今之世,为自己活着的人为数最多。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强调人应该要为自己而活;但是为自己活着,凡事都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所要,自己所得,岂不是太自私了吗?这个世间是众缘和合而有,别人制造了因缘,让我们享有,而我只想到自己,自己之外没有别人,这种人生观对世间大众有何利益呢?人活着的意义,是在给人因缘,给人帮助,如果“我”之外都没有别人,这个世间有你无你,都已经不是重要的事了。

二、有的人为别人而活,太辛苦了。为自己而活是太自私,为别人而活,又太辛苦了。所以佛教都讲“自度度人,自利利人,自觉觉人”,重视自他两利、自他共有。不过,一个人肯为国家而活,为家人、朋友、社会活着,为责任、意义活着,虽是辛苦,也是心甘情愿,那是最为难得。人活着的意义,要将个人的生命流入大众团体的生命里,共同为世间美好的未来谱写乐章;能够将辛苦转为成就,转为活着的意义,那么生命的存在就很可贵了。

三、有的人为理想而活,太空洞了。世间,务实的人勤劳负责,为己、为家、为人、为国而努力不懈,所有世间所得,十方来十方去,都用于回馈社会大众,最有意义。但是有些人,只为自我空洞不实的理想而活,凡事喜欢唱高调,虚浮妄想,不切实际,于人丝毫无益。如东晋时代的玄谈,在历史上为人所诟病,就是因为空洞不切实际。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也被人批为消极遁世。佛教的菩提心,能以菩提心出发,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把理想与实践合二为一,那才是活着的意义。

四、有的人为使命而活,太沉重了。世间有一些能人、智人,他们秉持圣贤之心,抱持使命之感,如理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然为了使命感,活得很沉重,但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有生命,我们的生命是活着的,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价值,就应发心立愿,愿为国家社会,为人民大众而活着,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佛光菜根谭·

世间,“欢喜”是最美好的。

遇到纠纷时,多替对方着想,

人我互换,以和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嗔火怒气,只会焚烧功德林。

心如工厂,能生产“欢喜”给人,才不枉过此生。

苦是人生的实相

古代丛林参学的教育可以说是打骂的教育,眼睛不可以乱看,嘴巴不可以乱说,否则随时都要挨打挨骂。例如在禅堂里参禅,无理三十棒,有理也是三十棒。在那种情形之下,打也好,骂也好,看起来都与佛法无关,甚至或许有人会认为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事实上,为了加速一个人的完成,为了求证佛法大意,有时候却不得不如此。这个时候的打或骂,也都变成了佛法。所谓棒喝下的禅悟,就是此意。

说到苦,人都怕苦,喜欢快乐,但是苦是人生的实相。人的内心有贪、嗔、痴三毒之苦,身体上有生老病死的无常之苦,乃至忧、悲、苦、恼、无明,甚至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苦”,都让人生苦不堪言。

烦恼是苦的根源,虽说人生“苦乐参半”,偶尔也有快乐的时候,例如金榜题名是快乐、事业有成是快乐、妻贤子孝是快乐、财源滚滚是快乐、大病初愈是快乐、喜获麟儿是快乐、苦尽甘来是快乐……但是世俗的快乐,无论是感官或精神上的,都不究竟,也不长久,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短暂的快乐过后,还是会有失去的落寞之苦,甚至有时候因为耽于快乐,不知上进,往往乐极生悲,这就叫作“坏苦”。

相关小说

运城名诗 纪实 / 连载
运城名诗
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编
大运之城精品丛书共五本,含《运城名人》、《运城名胜》、《运城名诗》、《运城名联》、《运城名产》。包括有古代先贤名人、文物古迹、景点名胜、著名诗作与楹联及特色名产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运城黄河根祖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点。本书对了解运城历史及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6万字2018-12-20
江青传 纪实 / 连载
江青传
叶永烈
本书描叙江青从“苦孩子”、“第一夫人”最后沦为阶下囚不寻常的一生。
30万字2018-12-20
走进红石峡 纪实 / 连载
走进红石峡
惠永明
本书对红石峡古迹文化的调查、考证、度量、核实、拍照、整理、研究,对红石峡的全貌进行了解读。全书依照摩崖石刻、小字幅题刻、碑记、石窟、红色会议等内容依次分别介绍。
5万字2018-12-22
目击天安门-(二) 纪实 / 连载
目击天安门-(二)
韩泰伦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119万字2018-12-20
萧红自传 纪实 / 连载
萧红自传
萧红
本书内容包括:家族纪事、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皮球五、镀金的学说、祖父死了的时候、家族以外的人、琐事闲记、弃儿、小黑狗、中秋节、欧罗巴旅馆、雪天等内容。
14万字2019-04-01
红墙档案(二) 纪实 / 连载
红墙档案(二)
韩泰伦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119万字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