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94章 大义灭亲(1 / 2)

英布自从被逼着起义造反后,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出发前,为了鼓舞军中士气,英布首先宣读了口号:“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也许是他的口号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众士兵一时间热血沸腾。出发后,英布首先选择了东边最弱的刘贾进攻。事实证明,英布的出发点选择还是很不错的,这刘贾看似驴屎面上光,但肚子里哪里有一点真才实学呢!因此,英布的大军很快就势如破竹地杀到了吴地。刘贾打仗的本事没有,但逃命的本事却不是一般的强。

他很快就逃出了英布的包围圈,然后慌不择路之下,带着几个亲信逃到了一片荒凉的坟地里。这里成了刘贾最终的归宿地。晚上,自感无颜回去见刘邦的刘贾,趁陪同他的几个亲信睡着之际,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上吊了。

英布旗开得胜之后,马不停蹄地挥师渡过淮河向楚国杀去。

刘邦称帝后,本来是封韩信为楚王的,但后来因恐韩信功高盖主,在陈平的妙计下,借用狩猎之名擒住了韩信,剥夺了他的楚王之职。后来刘邦最小的弟弟刘交成了楚王。

刘交小时候勤奋好学,属于班里的“三好学生”。不过读完书的他还是回到家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当了一介农夫。而刘邦经过流氓的洗礼后,站在了革命的最前线,并且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项羽成为一国之君。刘邦后来常用这样的打油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书不在多,能读就行。学不在深,识字就行。斯是流氓,唯吾独尊……”

在刘邦的提拔下,刘交一下子由老农升格为楚王,可谓时来运转,飞黄腾达。因为从小就喜欢读书,当了楚王后,刘交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整天在田地里干活做事了。空闲时间多了后,他整天抱着兵书研究行军打仗的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他骤然听闻英布的反军朝他这里来了,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决定兵分三路去迎敌。他这样安排是有根据的,兵书有云:兵分三路,可以彼此呼应,出奇制胜。可以说刘交对兵书了解得还是比较透彻的,但他同时也忘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试想,英布那是啥人物,他和项羽一样,都有以一当十之勇。对兵力本来就不多的刘交来说,兵分三路,让自己的实力进一步削弱了。只要英布的大军集中火力击败了刘交三路大军的其中任何一路,那么其他两路大军就会不战而败。

可惜当时的刘交只懂得一点表面理论的东西,哪里知道用兵的精髓?英布集中火力,击败了刘交布好的“三龙阵”的中路军马,其他两路果然不败就崩溃了。就这样,英布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取得了第二次大胜。

就在英布乘胜将要再度出击时,刘邦的大军终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决终于要展开了。公元前195年秋,英布和刘邦大军在蕲州境内相遇。

不是冤家不聚头。英布早就盼着和刘邦决一死战了。因此,他马上摆出了决战的阵形。而刘邦是何等人物,他观察了一下形势后马上决定坚守不出。“你不是急于跟我决战吗?我偏不给你打的机会。”刘邦把军队退守在庸城。

“既然你守我就攻好了。”面对刘邦的坚守,英布也不是吃素的,他学着项羽当年对付刘邦的绝招,采取强攻之术。但是,对刘邦来说,这招就像对牛弹琴一样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英布决战又没有决战的机会,强攻又强攻不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两军相持了一段时间后,养精蓄锐的刘邦,终于趁城下英布疏于防备时,来了个突然袭击。刘邦连续多日都闭门不敢出战,英布本以为他被吓破了胆,哪里料到他会突然来进攻?于是,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楚军,他很快就只有退的份儿了,退了一阵就到了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