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43、穷不贪财(1 / 1)

唐朝时的李勉,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卖煎饼,母亲给人洗衣服。他白天帮助父亲看摊,晚上念书学习。李勉为人诚实、忠厚,街坊邻里都夸赞他。老师也十分欣赏他的文才。

长大后,他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在仁升客店里,他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书生王义,两人脾气相投,十分谈得来。李勉和王义同住在一个房间,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很快就成了朋友。

一天,王义洗澡着了凉,晚上发高烧,说胡话。李勉侍候他,用湿毛巾给他擦脸降温,端茶送水整整忙了一夜,王义的高烧还没有退。第二天,李勉请了医生给王义看病,医生说:“王义得的是急性肺症,必须赶快医治……”

王义昏昏沉沉,滴水不沾。李勉既要买药,又要煎药,忙得不可开交,连看书的时间和精力都没了,可他毫无怨言。会试的时间快到了,可王义的病情不但不见好,反而愈来愈重。他含着眼泪对李勉说:“贤弟,我已经快不行了,可惜的是我拖累了你,耽误了你读书,我实在是有愧于你呀!”

李勉安慰他说:“贤兄,你好好休息,小弟照顾你是应该的。至于会试,今年不行,以后再考也不迟!”

王义听到李勉说出肺腑之言,就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说:“贤弟,我还有最后一事相求,我的包袱里有一百两银子,如果我不行了,你就用它买副棺材,请人把我埋了,剩下的钱虽然不多,就送给你用,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李勉听到王义说这些话,心里很难过。他噙着眼泪说:“王兄,你放心,我会想办法通知你弟弟的……”

不过三天,王义就死了。李勉买了一副棺材,请了几个脚夫,把王义埋了。在王义的坟上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王义的名字、籍贯和死亡的时间。

办完丧事,离会试还有三天。这几天,李勉累极了,他稍微休息了一下,便克服疲劳,坚持参加了会试。结果,皇榜一公布,李勉榜上有名,当上了县令。

他虽然当上了官,但王义的事,他始终没有忘记。他几次给王义的弟弟写信,但都没有回音。

转眼十年过去了,李勉的官越做越大,已经入朝做官了。有一天,忽听家人传报,有一个姓王的汉子要找他。他立刻召见了那位汉子,一问,原来是王义的弟弟。李勉既高兴,又伤心,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王义的弟弟说:“恩人,这么多年来你的信我都收到了,因家乡发大水,几次搬家,一直到今天才来找你,实在很抱歉……”

李勉把当时他哥哥怎样得病,怎样埋葬,一一向王义的弟弟讲了。最后说:“你哥哥的银子,当时办丧事用去二十两,剩下八十两,我放在棺材里。现在你来了,我该物归原主了。”

接着,李勉带着他到城外荒地王义的坟墓前,叫人挖开坟墓,打开棺材,把那八十两银子原封不动还给了王义的弟弟。王义的弟弟流着眼泪接过银子,说:“大哥,听说你当时也很穷困,为什么你不用这些银子呢?”

李勉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自己的东西,我是绝对不要的!”

简评

李勉和王义算不得至交老友,不过是初识的朋友。一场急病,毁了一个生命,一段本该更长的友谊。尽管是这样的关系,李勉依然不遗余力的帮助他,直到王义死后十年依然记挂着他的遗言和自己的承诺。这可真是,沧海桑田未曾改变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