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40、拒做假证(1 / 1)

张说,唐代人,武则天称帝后,他是宰相魏元忠部下的官员。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不替权奸做伪证陷害忠良的行为,是其品行的最好体现。

公元690年,武则天即位以后,最宠幸“两张”,即张昌宗和张易之。这两个人是十足的奸佞,却大权在握,满朝文武都怕他们三分。只有宰相魏元忠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魏元忠还在洛州当刺史的时候,张易之的一个仆人仗势欺人,残害百姓,洛阳官员因他是张易之的人,谁也不敢处置他。魏元忠知道了此事,就把他抓起来依法处置,处死了。张易之由此怀恨在心。魏元忠当了宰相以后,武则天想把张易之的弟弟张昌期任命为长史,一些大臣为了迎合武则天,都违心地称赞张昌期能干。魏元忠却说张昌期不适合当此重任,武则天因此就没有提拔张昌期。

因此,张昌宗、张易之更是把魏元忠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想把他除掉。他们就在太后面前诬告魏元忠,说魏元忠曾经在背后说:“太后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武则天一听大怒,当即下令把魏元忠抓起来,打进了监牢,还要亲自审讯他,并且要张昌宗、张易之当面对证。

张昌宗怕此事败露,又想出一个毒计,想找一个假证人陷害魏元忠。他们想来想去,最后物色到魏元忠部下的官员张说。他们派人把张说找来,现实逼迫他答应此事,然后又许诺他事成之后,不仅给他重赏,还要提拔他。张说明知魏元忠冤枉,但是又害怕他们的权势,虽然答应了,但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他知道这将关系到他个人和魏元宗的生死存亡。

第二天,武则天上朝,召集文武官员、太子和宰相,要张昌宗和魏元忠当面对质。魏元忠一再声明没有此事,坚决不承认,二人争论起来,半天没有结果。于是张昌宗就对武则天说:“魏元忠的部下张说就听到过这些话,可以把他找来做证。”武则天立刻传令让张说进宫。官员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听说张说要上朝做证,大家都非常担忧。此时另一位历史贤相宋璟见到张说,对他说:“此事关系甚大,千万不要附和奸臣,陷害好人啊!一定要说真话,即使得罪了太后,被流放,也是件光彩的事情。一个人的名誉是最可贵的。”还有一个叫刘知几的史官也提醒张说道:“不要玷污你的清白,不要连累后代子孙啊!”

张说听了大家的一番话,心里拿定了主意,胆气也壮了起来。他神情严肃、不慌不忙地上了朝堂。

武则天迫不及待地问他说:“你听到魏元忠诽谤朝廷的话了吗?”

魏元忠一见张说,就大叫起来说:“张说,你想跟张昌宗一起陷害我吗!”

张昌宗在旁边威胁催促张说说:“你别去理他,不要害怕,只管放心大胆做证!”

张说一见这种情景,就势向武则天说道:“陛下请看,在陛下面前,他还敢这样胁迫我,可以想见他在宫外是怎样霸道了。我不能不说实话了,我确实没有听到魏元忠说过反对陛下的话,是张昌宗威逼利诱要我来做假证人的。”

张昌宗一见张说变了卦,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好你个张说小子,你是魏元忠的同谋犯。”

武则天是个聪明的人,听了张说的话,立刻明白魏元忠的确冤枉,但她又不愿让张昌宗他们下不了台,就斥责张说说:“你真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并下令把张说也抓起来。

事后,武则天又多次派人审讯张说,可是张说已经下定了决心,坚决不做伪证。武则天虽然没有抓住魏元忠谋反的证据,但还是撤了他的职务,又把张说判了流放罪。不久,宰相张柬之和一些官员趁武则天病重,夺了禁卫军兵权,把张昌宗和张易之等都抓了起来,把武则天也赶下了台。

简评

张说本是一名小官员,在一场宫廷恶斗中,却成了左右大人物性命的关键人物。他牵涉其中很是无奈,他没有想过要改变历史,只不过想给自己和历史一个清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