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3、晏子使楚(1 / 1)

公元前531年,晏婴奉齐王之命出使楚国。骄横的楚灵王对大臣们说:“晏婴在诸侯中的声誉却很高,但长得很矮。这次来,我要取笑他一番,来显显我们楚国的威风。”接着对大臣如此这般地布置起来。

几天后,晏子乘着驷马大车如期来到楚国国都郢城东门。只见楚国的官员稀稀拉拉地分立城门两旁,大门却紧紧闭着。晏子正觉得奇怪的时候,守城的军士却打开城门旁一道新开的小门,请他从这洞似的小门里进去,并说:“这是我国的规矩,大个子从大门里进出,小个子只能从小门进出。”

晏子明白了,这是楚王想侮辱他。他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走到小洞前边,打量一番,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呀!我国也有个规矩,只有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洞里钻进钻出。”

守门人赶快把晏子的话报告楚王。楚王气结,说:“我本想取笑他,反倒被他取笑了。”不得下令打开大门,请晏子进城。

晏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突然问:“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说:“我们齐国人多得很!每个人呵一口气,就能变成云。每个人甩下一滴汗,就像是下场雨。我们国都的大街上,人挤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笑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派你这么一个矮小的人来出使呢?”

晏子回答:“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就派下等人去。我最没有出息,就派到这儿来了。”

楚王想侮辱晏婴却反被讥讽一顿,且使楚国再次蒙羞,还只能陪着笑。

但楚王及大臣还不肯善罢甘休。

一会儿,士兵们拉着一个囚犯模样的人从堂下走过。楚王故意问:“那囚犯是哪儿的人?犯了什么罪?”

士兵们说:“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

楚王对晏子嘲笑道:“齐国人怎么那样没出息,干这等事?”

晏子站起身,义正言辞地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橘树长在淮河以南,就能结出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长出了枳实。本为同一种植物,而它们的果实滋味很不相同。这是因为南北的水土不一样。齐国人在齐国能好好地干活,一旦到了楚国,就当了盗贼,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民善于偷盗吗?”

这样,楚国的君臣感到晏婴确实是才智过人,能言善辩,不是他的对手,便都对他尊敬起来。

简评

晏子是春秋后期重要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亦是外交家,凭借自己的善辩能力从齐王所挖的陷阱里跳脱出来。面对齐王的奚落嘲讽,不卑不亢,幽默机智,是真正的君子所为,对比之下,齐王的小人嘴脸则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