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六节 鲜为人知的毒品——铍(1 / 2)

有关铍的毒性,早在1881年德国人布莱克(Blake)首次提出过,认为属于低毒类而未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到1933年英国人韦伯(Weber),以及1946年美国人哈代(Hardy)等报道铍的急、慢性中毒病例以后,多数学者逐渐认识到铍的高毒性。人体接触铍及其化合物主要可引起急、慢性铍病、接触性皮炎和皮肤溃疡等。不少材料表明,铍及其化合物可诱发某些实验动物的恶性肿瘤,并且铍金属被认为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铍是一个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接触到,接触主要是指职业接触。铍病是接触铍或其化合物所致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对铍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国外研究已有100余年。

1.铍元素的基本信息

铍元素符号是Be。原子序数为4,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ⅡA族。相对原子质量为9.01,密度为1.85,熔点为1278±5℃,沸点为2970℃。铍为银白色或钢灰色金属,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可溶于稀盐酸。铍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形成致密的表面氧化保护层。铍既能和稀酸反应,也能溶于强碱,表现出两性。铍透X射线的能力最强,有“金属玻璃”之称。其合金是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核能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金属材料。铍由于重量轻、弹性高和热稳定性好,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飞机和导弹结构材料。在自然界中存在于绿柱石、硅铍石和金绿宝石矿、猫眼石中。含铍的矿石有许多透明的、色彩美丽的变种,自古以来是最名贵的宝石。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着这些宝石,如猫精,或称猫精石、猫儿眼、猫眼石,也就是我们现在称的金绿玉。绿宝石亦称祖母绿,翠绿晶莹,光彩夺目,是宝石中的珍品,它含有重要的稀有金属铍。铍的希腊文原意就是“绿宝石”的意思。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Vauquelin)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铍。但是,单质铍在30年后的1828年由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而得到的。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

2.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铍化合物的主要入人体途径为呼吸道。铍不能经完整皮肤侵入,但经创伤表皮入体的铍量比经无创伤表皮要大50倍。经口进入的铍吸收率很低,一般均<1%。大部分可溶性铍盐在肠道可形成磷酸盐沉积,不被吸收。吸收后的铍,可能以磷酸铍和氢氧化铍的形式输送。铍能与血液中或淋巴液中的蛋白质结合。

铍的化合物如氧化铍、氟化铍、氯化铍、硫化铍、硝酸铍等毒性较大,而金属铍的毒性相对比较小些。铍进入人体后,难溶的氧化铍主要储存在肺部,可引起肺炎。可溶性的铍化合物主要储存在骨骼、肝脏、肾脏和淋巴结等处,它们可与血浆蛋白作用,生成蛋白复合物,引起脏器或组织的病变而致癌。铍从人体组织中排泄出去的速度极其缓慢。因此,接触铍及其化合物要格外小心。

铍毒性的大小,取决于入人体途径、不同铍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实验动物的种类。一般而言,可溶性铍的毒性大,难溶性的毒性小;静脉注入时毒性最大,呼吸道入侵次之,经口及经皮侵入毒性最小。每1立方米的空气中只要有1毫克铍的粉尘,就会使人染上急性肺炎——铍肺病。与铍相比,铍的化合物的毒性更大,铍的化合物会在人体的组织和血浆中形成可溶性的胶状物质,进而与血红蛋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从而使组织器官发生各种病变,在肺和骨骼中的铍,还可能引发癌症。铍元素对生育也有一定的影响。